《琴曲歌辞。湘夫人》

时间: 2025-01-26 23:12:28

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复愁。

窅蔼罗袂色,潺湲江水流。

佳期来北渚,捐玦在芳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琴曲歌辞·湘夫人》
作者:李颀(唐代)
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复愁。
窅蔼罗袂色,潺湲江水流。
佳期来北渚,捐玦在芳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夕阳西下时的湘江风光,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与对离别的惆怅。九嶷山的日头已经落下,三湘的云彩又增添了几分愁苦。远处,罗袂的颜色在薄雾中显得朦胧,潺潺的江水缓缓流淌。美好的约定在北渚等着,但我却在芳洲遗弃了玦环,心中充满了无奈和思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九嶷:指九嶷山,位于湖南境内。
  • 三湘:指湘江流域,即湖南一带。
  • 窅蔼:形容颜色幽暗、朦胧。
  • 罗袂:指轻薄的衣袖,常用来形容女子的衣物。
  • 潺湲:形容水流声,清脆流畅。
  • 佳期:美好的约定或时光。
  • 捐玦:捐弃手上的玉环,象征一种遗失或放弃。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佳期”,可以理解为对心中期盼的美好相聚时光的向往。
  • “捐玦在芳洲”是表达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无奈,体现了古人对情感的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颀,字季长,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13年,卒于公元766年,出身于官宦家庭,早年游历江南,后仕途平顺。其诗风清新、秀丽,擅长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琴曲歌辞·湘夫人》创作于李颀的游历岁月,或受当时社会动荡和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响,诗中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惋惜与对离别情感的深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湘江的自然美景,同时蕴含了深刻的情感。开篇“九嶷日已暮,三湘云复愁”中,日落与愁绪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惆怅。接下来的“窅蔼罗袂色,潺湲江水流”则通过色彩与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诗末“佳期来北渚,捐玦在芳洲”则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逝去的无奈,情感层次丰富,令人动容。

李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形成了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整首诗中,诗人运用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将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了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九嶷日已暮”:指夕阳西下,暗示时光流逝。
  • “三湘云复愁”:云彩的愁苦象征着诗人的内心情感。
  • “窅蔼罗袂色”:幽暗的衣色映衬出环境的静谧与诗人的孤独感。
  • “潺湲江水流”:水流声与内心的思绪相互交织,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佳期来北渚”:期待的美好相聚,象征着对未来的向往。
  • “捐玦在芳洲”:遗弃的玉环代表着对过去的怀念与无奈的失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彩比作愁苦,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拟人:通过“云复愁”赋予自然以情感,生动形象。
  • 对仗: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江的自然风光,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悟与对情感的珍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九嶷:象征着遥远和孤独。
  • 三湘:代表着诗人情感的寄托之地。
  • 罗袂:象征着女子的柔美与情感的细腻。
  • 潺湲江水:代表着流动的时间与逝去的青春。
  • :象征着爱情和美好时光的遗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九嶷日已暮”中“暮”字的意思是: A. 早晨
    B. 黄昏
    C. 正午
    D. 中午

  2. 诗中提到的“佳期”指的是: A. 悲伤的时光
    B. 美好的约定
    C. 失落的回忆
    D. 冷清的夜晚

  3. “捐玦在芳洲”中“玦”指: A. 一种植物
    B. 玉环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动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长恨歌》白居易

诗词对比

  • 《离骚》:同样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离别的感伤,但更侧重于个人命运的沉重感。
  • 《长恨歌》:通过李白与杨贵妃的故事,展现了爱情与离别的主题,相比之下更为悲壮。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颀诗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