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入松 其十 雪湖》

时间: 2025-02-04 15:32:14

瑶台银阙画图中。

琼树玲珑。

玉垒长堤跨十里,白茫茫、山色当空。

树底红含瘦叶,云边绿剩孤松。

梅花依旧月空朦。

清兴谁同。

鹤去不还千载梦,冻云深、亭锁阴浓。

村店酒香人醉,山楼吟费诗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瑶台银阙画图中。琼树玲珑。玉垒长堤跨十里,白茫茫山色当空。树底红含瘦叶,云边绿剩孤松。梅花依旧月空朦。清兴谁同。鹤去不还千载梦,冻云深亭锁阴浓。村店酒香人醉,山楼吟费诗工。

白话文翻译:

在瑶台和银阙的画图中,琼树显得玲珑剔透。玉垒长堤跨越十里,白茫茫的山色映入天空。树下红色的瘦叶在微风中摇曳,云边孤独的松树仍然绿意盎然。梅花依旧在朦胧的月光下盛开,清兴时谁能与我共赏?鹤儿飞去不再回来,千载梦境只留我一人,冻云把深亭锁住,阴影浓厚。村里的店铺酒香四溢,人们醉倒其中;山楼里吟唱费尽心思,诗词难以表达。

注释

字词注释:

  • 瑶台银阙:传说中的仙境,象征美好的地方。
  • 琼树玲珑:琼,即美玉,形容树木的精致。
  • 玉垒长堤:形容堤岸如玉般美丽,延绵十里。
  • 白茫茫:形容大范围的白色,指的是雪或雾。
  • 清兴:清雅的兴致。
  • 千载梦:千年梦境,指遥远的记忆或追求的理想。
  • 冻云:寒冷的云,形容冬天的景象。

典故解析:

“瑶台银阙”出自古典文学中对仙境的描绘,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梅花”在中国诗词中常常作为坚韧与高洁的象征,尤其在寒冬中依然盛开的梅花,寓意坚强的意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濂,明代著名诗人,号“月海”,以其清丽的诗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善于运用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

创作背景:

“风入松 其十 雪湖”作于高濂晚年,反映出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这首诗是在寒冬雪景中写成,表达了他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以及对生命中孤独和失落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雪景为背景,开篇便描绘了一个如梦似幻的仙境。高濂运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瑶台银阙的美丽,琼树的玲珑,展现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向往。接下来的描写则转入现实,白茫茫的山色和孤松的意象,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无奈。

诗中“梅花依旧月空朦”一句,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仍然保持高尚情操的决心,正如梅花在寒冬中盛开,象征着坚韧与希望。诗的后半部分通过“鹤去不还千载梦”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梦想的惆怅,环境的描绘与内心的情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深化了主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受以及对人生的哲思,使得这首诗在情感上更为厚重和动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瑶台银阙画图中”:描述一个美丽的仙境,暗示着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 “琼树玲珑”:琼树的玲珑剔透,象征着美好与纯洁。
  • “玉垒长堤跨十里”:描绘了长堤的美丽景象,增加了诗的空间感。
  • “白茫茫山色当空”:展现了冬天的苍茫景象,带来一种孤寂的氛围。
  • “树底红含瘦叶”:描写树下的景象,传达了一种凋零的美感。
  • “云边绿剩孤松”:孤松的存在象征着坚韧和孤独。
  • “梅花依旧月空朦”:梅花在寒月中依然盛开,寓意坚强与希望。
  • “清兴谁同”:表达了对同伴的渴望与孤独感。
  • “鹤去不还千载梦”:鹤的离去象征梦想的破灭。
  • “冻云深亭锁阴浓”:寒冷的云锁住阴影,营造出一种压抑感。
  • “村店酒香人醉”:描绘乡村的生活气息,增添了生活的温暖。
  • “山楼吟费诗工”:表达了诗人在创作上的苦恼。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瑶台银阙”比喻理想的境地。
  • 拟人:将自然景物赋予人性,如“树底红含瘦叶”。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湖的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孤独的感叹,反映了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梦境的追求,具有深厚的哲理性和艺术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瑶台:代表理想与美好。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孤松:代表孤独与坚持。
  • 酒香:象征人间的温暖与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瑶台银阙”意指什么?

    • A. 现实生活
    • B. 仙境
    • C. 农村
  2. “梅花依旧月空朦”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失落
    • B. 坚韧
    • C. 喜悦
  3. 诗的主题主要是?

    •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B. 对金钱的追求
    • C.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自然与人生的感慨,但更侧重于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 李白《夜泊牛津》:侧重于对月光的描绘与人生的哲理思考,情感上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概论》
  • 《高濂诗文集》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与深刻的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高濂对人生、理想与孤独的独特理解,值得深入品味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