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王慥常侍卒三首》
时间: 2025-01-11 05:57:2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王慥常侍卒三首》
——贯休
世乱君巡狩,清贤又告亡。
星辰皆有角,日月略无光。
金柱连天折,瑶阶被贼荒。
令人转惆怅,无路问苍苍。
宗社运微衰,山摧甘井枯。
不知千载后,更有此人无。
政入龚黄甲,诗轻沈宋徒。
受恩酬未得,不觉只长吁。
傥在扶天步,重兴古国风。
还如齐晏子,再见狄梁公。
棠树梅溪北,佳城舜庙东。
谁修循吏传,对此莫匆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诗人感叹清明的贤君已经去世,世道愈加混乱。天上的星辰失去了光彩,日月也黯淡无光。金色的柱子折断,瑶阶被贼寇破坏,使人心生惆怅,却无处向苍天询问。宗庙的运气逐渐衰退,山川崩塌,甘井干涸。诗人不知千年后,是否还会有这样的贤人再现。政治进入了龚黄之气,诗歌的价值也变得轻贱。他感慨自己所受的恩惠未曾得到回报,禁不住长叹一声。如果能够扶持天命,重振古国的风气,或许还能够像齐晏子那样再见到狄梁公。棠树在梅溪北,佳城在舜庙东,谁来修缮循吏的传承,面对这一切却又不敢匆忙。
注释
- 巡狩:古代君主出巡,视察地方。
- 清贤:清白贤良的士人。
- 星辰有角:星辰失去光彩,象征动乱。
- 金柱、瑶阶:指古代的奢华建筑,现已被破坏。
- 宗社:指宗庙和社稷,象征国家的存亡。
- 龚黄甲:比喻混乱的政治局面。
- 齐晏子、狄梁公:历史上的贤臣,象征理想中的政治。
- 循吏:指廉洁的官吏,意指政治的清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贯休,字休之,号汩罗,唐代诗人,擅长写诗,尤其是山水田园诗。他的诗歌往往带有感伤的情怀,反映了对社会时事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动荡的社会背景下,诗人感受到国家的衰败和时代的无奈,表达了对贤明政治的向往与渴望。
诗歌鉴赏
贯休的《闻王慥常侍卒三首》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回忆,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深切忧虑和对贤人的怀念。诗中通过描绘星辰失光与日月黯淡来象征国家的衰败,恰如人心的迷茫与无助。在“金柱连天折,瑶阶被贼荒”中,诗人用鲜明的意象展示了过去辉煌的破灭,令人感到无比惆怅。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浓厚的悲哀与惋惜,同时又夹杂着对未来的思考和期盼。透过对历史的追忆,诗人不仅在哀叹已逝的清明,还在呼唤一种理想的政治风气,让人感受到对古代贤君的向往。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使得诗歌具有更深的哲理意义,反映出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世乱君巡狩:世道动乱,君主出巡,反映了国家的不安。
- 清贤又告亡:清白贤良之士已死,暗示国家失去了贤明的统治者。
- 星辰皆有角:星辰失光,象征动荡不安的社会。
- 日月略无光:日月光芒微弱,进一步加深了悲哀的氛围。
- 金柱连天折:辉煌的建筑已倒,象征国家的衰败。
- 瑶阶被贼荒:美好的场所被破坏,表达对现实的痛心。
- 令人转惆怅:读来令人感到惆怅和无奈。
- 无路问苍苍:无路可去,只能向苍天叹息。
- 宗社运微衰:宗庙的运势逐渐微弱。
- 山摧甘井枯:自然的崩溃和资源的枯竭,象征国家的绝望。
- 不知千载后:对于未来的无知与渺茫。
- 政入龚黄甲:政治混乱的比喻。
- 诗轻沈宋徒:诗歌的价值被贬低,暗示文化的衰退。
- 受恩酬未得:感慨自己未能报答恩惠。
- 不觉只长吁:长叹不已,感叹命运之无常。
- 傥在扶天步:希望能够重振国家的风气。
- 重兴古国风:对古代盛世的向往。
- 还如齐晏子:渴望再见历史上的贤人。
- 再见狄梁公:期盼再次出现的贤君。
- 棠树梅溪北: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象。
- 佳城舜庙东:对古代文化的追念。
- 谁修循吏传:对廉洁官吏的渴望。
- 对此莫匆匆:面对现实不必急于行动,需谨慎对待。
修辞手法:诗中采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表达的力量。比如“金柱连天折”与“瑶阶被贼荒”的对仗,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得破败的景象更加凸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贤良政治的向往,也揭示了对国家兴亡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星辰、日月:象征国家的光明与希望。
- 金柱、瑶阶:代表国家的辉煌与美好。
- 宗社、循吏:象征国家的根本与治理。
- 棠树、梅溪:自然美景的描绘,象征文化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清贤”指的是: A. 贪官
B. 清白贤良的士人
C. 普通百姓
D. 士兵 -
“金柱连天折”主要表达了: A. 国家繁荣
B. 国家衰败
C. 自然灾害
D. 诗人心情 -
诗人希望能够: A. 逃离现实
B. 重振古国的风气
C. 移居他乡
D. 成为官员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贯休与杜甫的作品都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贯休的诗中更多地体现出对历史贤人的怀念,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关切。两者在风格上各有特色,贯休的诗显得更加细腻和感性,而杜甫的诗则更为沉重和深刻。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史》
-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