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普陀寺壁用丁孝子鹤年韵 其二》
时间: 2025-02-04 15:31: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独立盘陀思悄然,
沧桑陵谷几推迁。
君能负骨归千里,我亦伤心到隔年。
龛赭潮回东极地,
鲲鹏路接北溟天。
同来此处传高士,
遗墨纱笼句欲仙。
白话文翻译:
独自站在盘陀山上,思绪悠然,
经历沧桑,山川河流已多次推移。
你能带着骨灰千里归去,我也因你而伤心,直至明年。
佛龛的潮水回流到东极的地方,
鲲鹏的航路连接北海的天空。
我们一起来到这里,传承高洁的士人,
留下的墨迹隔着纱笼似欲飞升。
注释:
- 盘陀:古代的山名,象征高远。
- 沧桑:形容岁月的变迁,经历了很多的变化。
- 负骨:指背负亲人的骨灰归故乡。
- 龛:佛教的供奉处,象征着信仰和归宿。
- 潮回:潮水的回流,暗示自然的循环。
- 鲲鹏:古代传说中的神鸟,象征着远大的志向和追求。
典故解析:
“鲲鹏”出自《庄子》,寓意志向远大和超越。诗中提到的“高士”则可以理解为追求理想、品德高尚的人物,代表着文化与信仰的传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曹文汉,清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及人事感怀,风格清新隽永。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对人生无常及对故人的怀念之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与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感慨与对逝去时光的沉思。在“独立盘陀思悄然”一句中,诗人以独立的姿态,展现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深思。接着“沧桑陵谷几推迁”不仅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也表现了对人事变迁的感慨。诗中提到的“负骨归千里”则深刻表达了对故人深情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亲友的思念之情。
“龛赭潮回东极地,鲲鹏路接北溟天”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增强了诗的意境,展现了生命的循环与追求的勇气。最后两句“同来此处传高士,遗墨纱笼句欲仙”更是将个人情感与文化传承结合在一起,显示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理想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句:独自一人站在高处,心中思绪万千。
- 第二句:经历了许多的变迁,沧海桑田,山河已变。
- 第三句:你可以带着骨灰千里归乡,我也因你而感到悲伤,直至明年。
- 第四句:佛龛的潮水回归,象征着信仰和永恒。
- 第五句:鲲鹏的飞翔,代表着追求自由与理想。
- 第六句:我们共同来到这里,传承高尚的士人之风。
- 第七句:留下的墨迹如同隔着纱笼,渴望飞升。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意象更为生动,情感更为深切。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对人生变迁的思考,以及对文化传承的关注,情感基调深沉而富有哲理。
意象分析:
- 独立:象征孤独与思考。
- 沧桑:暗示世事变化无常,人生短暂。
- 龛:象征信仰与归属。
- 鲲鹏:寓意远大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负骨”指的是什么?
- A. 背负财富
- B. 背负亲人的骨灰
- C. 背负责任
- D. 背负历史
-
“龛赭潮回”中的“龛”是指?
- A. 寺庙
- B. 佛教供奉处
- C. 书房
- D. 学校
-
诗中提到的“鲲鹏”象征什么?
- A. 归乡
- B. 追求理想
- C. 财富
- D. 爱情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的《登高》:同样描写了对自然景观的感悟,但更侧重于表达壮志未酬的豪情。
- 李白的《静夜思》:强调思乡情怀,情感更为直接和浓烈。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曹文汉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