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
时间: 2025-05-08 02:55: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陆游的《述怀》原文如下:
情怀犹是昔年人,岂料侵寻八十身。
灯下看书方觉老,花前阙酒始知贫。
玉非鼠朴何劳辨,鱼与熊蹯各自珍。
万事回头已陈迹,为君一笑落纱巾。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我的情怀依旧是昔日的模样,没想到如今却已侵陷在八十的岁月之中。在灯下看书时才意识到自己渐渐老去,在花前饮酒时才知道生活的贫困。玉石和鼠朴,何必去分辨它们的价值;鱼和熊掌,各自都有其珍贵之处。万事回头看,只剩下过往的痕迹。为了你一笑,我愿意放下那纱巾。
注释
字词注释:
- 情怀:情感、志向。
- 侵寻:指时间逐渐侵蚀。
- 阙酒:缺少酒,表示贫困。
- 玉非鼠朴:玉石和鼠朴,分别象征着珍贵与平凡。
- 鱼与熊掌:比喻各自珍贵的事物。
典故解析:
-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出自《孟子》,比喻不能同时得到两样珍贵的东西,强调选择的艰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他一生致力于报国,作品多描写家国情怀、人生感悟,风格奔放且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述怀》是陆游晚年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在经历了国家动荡与个人失意后,陆游在诗中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述怀》这首诗蕴含了浓厚的怀旧情怀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开篇以“情怀犹是昔年人”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坚持与不变,尽管岁月已经侵蚀了他的身体,但心中的情感依旧如故。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惋惜与无奈。在灯下阅读时,他意识到岁月的无情,岁月的流逝让他感到老去的无奈,而在花前饮酒时,他又感受到生活的贫困与无助。
接下来的比喻“玉非鼠朴何劳辨,鱼与熊蹯各自珍”展示了诗人对物质的淡泊与对生活真谛的理解。诗人用对立的事物来反思人生的选择,强调了每样事物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最后的“万事回头已陈迹,为君一笑落纱巾”则是对过往的释怀,表达了为了朋友的笑容而放下烦恼的态度,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洒脱与豁达,体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认知和对理想坚持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情怀犹是昔年人:我的情感和志向仍然是年轻时的模样。
- 岂料侵寻八十身:没想到岁月已经悄悄侵袭了我八十岁的人生。
- 灯下看书方觉老:在灯下阅读书籍时,才意识到自己已老。
- 花前阙酒始知贫:在花前畅饮时,才明白自己生活的贫穷。
- 玉非鼠朴何劳辨:玉石与鼠朴有什么好去分辨的?
- 鱼与熊蹯各自珍:鱼与熊掌,各自都有其珍贵之处。
- 万事回头已陈迹:回首往事,已是一片陈迹。
- 为君一笑落纱巾:为了你的一笑,我愿意放下所有烦恼。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玉非鼠朴”和“鱼与熊蹯”的对比,体现价值观的差异。
- 比喻:将人生的选择比作鱼与熊掌,强调不能贪多。
- 排比:句式整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反映了岁月的无情与内心的坚持。诗人以淡泊的心态看待物质与生活的困境,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灯:象征智慧与知识的追求。
- 花:象征美好与短暂的生命。
- 酒:象征生活的享受与困境。
- 玉:象征珍贵与价值的选择。
- 鱼与熊掌:象征人生选择的艰难。
这些意象反映了诗人对物质与精神之间的思考,展现了人生命中的选择与取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述怀》的作者是?
- A. 杜甫
- B. 陆游
- C. 李白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灯下看书方觉老”意指?
- A. 读书让人年轻
- B. 在阅读中感受到岁月的流逝
- C. 阅读使人贫穷
- D. 照明不够
-
“鱼与熊掌各自珍”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所有东西都值得珍惜
- B. 选择的艰难与珍贵
- C. 鱼和熊掌都很好
- D. 生活的富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秋夕》 王维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诗词对比: 陆游的《述怀》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诗人在晚年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和对社会的思考。陆游更多地表现出对个人情感的深刻理解,而杜甫则通过对国家的忧虑反映了更广泛的社会关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全集》
- 《宋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