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道上》

时间: 2025-05-21 05:09:22

兰亭步口水如天,茶市纷纷趁雨前。

乌笠游僧云际去,白衣醉叟道傍眠。

意思解释

兰亭道上

作者:陆游 〔宋代〕

类型:古诗词


原文展示:

兰亭步口水如天,
茶市纷纷趁雨前。
乌笠游僧云际去,
白衣醉叟道傍眠。


白话文翻译:

在兰亭的路上,水面如同天空般宽广,
茶市在下雨之前人声鼎沸。
一位戴着黑色斗笠的游僧,正沿着云端而去,
而一位身穿白衣的醉汉,则在路旁沉沉入睡。


注释:

  • 兰亭:指的是兰亭,位于浙江绍兴,是一个著名的风景名胜地,也是古人聚会吟诗的场所。
  • 步口:步行的道路。
  • 茶市:卖茶的集市。
  • 纷纷:形容人多、热闹。
  • 乌笠:黑色斗笠,常见于出家僧人。
  • 游僧:漫游的僧人。
  • 云际:云的边际,形容远方。
  • 白衣醉叟:身穿白衣的醉汉。

典故解析:

兰亭是一个著名的文化场所,历史上有“兰亭集序”这一著名作品,表达了对友谊和人生的感慨。陆游在此地作诗,意在抒发对美好景致和人情冷暖的感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其作品多表现爱国、忧国之情,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以及对社会人情的观察,表达了一种淡泊宁静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兰亭道上》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风景画,展现了兰亭的自然美景和人文气息。诗的开头“兰亭步口水如天”,以“水如天”形容水面宽广、清澈,给人以无边无际的感觉。接着“茶市纷纷趁雨前”,描绘了兰亭附近茶市的热闹场景,这种生动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和地方的繁荣。

乌笠游僧的出现,带有一种闲适的意象,他似乎与世无争,游走于自然之间;而“白衣醉叟”则呈现出另一种生活状态,他的醉态与沉睡,形成了对比,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生活的多样性,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陆游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哲思,展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兰亭步口水如天:描绘了兰亭的美丽景色,水面宽广如天空,给人一种开阔的感觉。
  2. 茶市纷纷趁雨前:描写了茶市的热闹场景,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雨水,体现了生活的忙碌。
  3. 乌笠游僧云际去:游僧的形象出现,带有一丝飘逸感,仿佛在云端游走,象征着超脱与宁静。
  4. 白衣醉叟道傍眠:醉汉在路边沉沉入睡,显示了人间的恣意与放纵,形成与游僧的鲜明对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天空,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
  • 对仗:游僧与醉叟的对比,体现了诗的层次感和深意。
  • 意象:通过水、茶市、游僧、醉叟等意象,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哲理。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兼具闲适与忧伤,表现了陆游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兰亭:象征着高雅与文人文化。
  • :代表着流动与变化,寓意人生的无常。
  • 茶市:体现人间烟火气,反映社会的繁荣。
  • 游僧:象征超脱与内心的宁静。
  • 醉叟:代表一种放纵与无忧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游僧”是戴什么颜色的斗笠?

    • A. 白色
    • B. 黑色
    • C. 红色
  2. “茶市纷纷趁雨前”中的“纷纷”意思是?

    • A. 安静
    • B. 热闹
    • C. 寂寞
  3. 诗中“白衣醉叟”的形象象征着什么?

    • A. 超脱
    • B. 放纵
    • C. 忧伤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同样描绘了兰亭的美好景色与人文情怀。
  2. 苏轼的《赤壁赋》: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哲理思考。

诗词对比

  • 陆游的《兰亭道上》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风光,但陆游更注重人文气息和生活状态,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融合。

参考资料:

  1. 《陆游全集》
  2. 《古诗词鉴赏》
  3. 《宋代诗词研究》

以上内容提供了对《兰亭道上》的全面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