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
时间: 2025-02-04 16:23:1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
作者:苏轼 〔宋代〕
密云今日破郊西,
疏雨潇潇未作泥。
要及清闲同笑语,
行看衰病费扶携。
花前白酒倾云液,
户外青骢响月题。
不用临风苦挥泪,
君家自与竹林齐。
白话文翻译
今天密布的乌云终于在郊外的西边破开,细雨潇潇,尚未湿成泥。希望能在这清闲的时光里,共同欢笑交谈,走在一起,互相搀扶,以度过衰老和病痛。花前举杯,白酒如同云间的液体;户外骑马,马蹄声在月光下响起。无须在风中苦苦流泪,你的家自与竹林相伴,清幽自在。
注释
- 密云:指浓厚的云层,形容天气阴沉。
- 疏雨:细小而稀疏的雨。
- 清闲:安静闲适的生活状态。
- 衰病:指年老体弱及生病。
- 扶携:互相搀扶。
- 白酒:指酒的种类,这里象征着欢庆。
- 青骢:指一种马,青色的骏马,象征着灵动和活力。
- 竹林齐:指与竹林相伴,象征恬静的生活环境。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贡父”,即刘贡父,是诗人苏轼的友人,诗中意在表达对友谊和清闲生活的向往。提到的“竹林”则暗指竹子,是隐士生活的象征,传达出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与友人聚会之时,正值细雨霏霏的时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愉悦心情。
诗歌鉴赏
苏轼的《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是一首描绘雨后田园景色与友谊的诗。诗的开头以“密云今日破郊西”引入,描绘出天气的转变,暗示着即将到来的清新与希望。细雨的描写生动而细腻,既有自然的真实感,又蕴含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安适。
接下来的句子中,苏轼表达了对清闲生活的向往,提到“要及清闲同笑语”,强调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相互扶持的关怀,体现出一种温馨的生活哲学。此外,诗中提到的“白酒倾云液”与“青骢响月题”,生动地描绘了酒宴与骑行的情景,展现出一种洒脱豪放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不仅表现了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更深层次地揭示了朋友之间的情感与人生的哲理。诗的最后一句“君家自与竹林齐”,既是对友人家境清幽的赞美,也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密云今日破郊西:今天的乌云终于在西边的郊外破开,暗示着天气即将转晴。
- 疏雨潇潇未作泥:细雨如丝,尚未湿成泥,表现出雨后的清新。
- 要及清闲同笑语:希望能在这清闲的时光里,和朋友一起欢笑交谈。
- 行看衰病费扶携:在行走中相互搀扶,度过衰老和病痛的时光。
- 花前白酒倾云液:在花前举杯,白酒如云间的液体,描绘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 户外青骢响月题:户外骑马,马蹄声在月光下响起,展现出一种活泼的景象。
- 不用临风苦挥泪:不必在风中痛苦流泪,表现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 君家自与竹林齐:你的家自与竹林相伴,强调了清静生活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白酒比作“云液”,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展现了对自然与清闲生活的热爱,体现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密云:象征阴郁和压抑的心情。
- 疏雨:代表清新与生机。
- 竹林:象征隐逸和宁静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雨的情景? A. 白酒倾云液
B. 疏雨潇潇未作泥
C. 君家自与竹林齐
D. 行看衰病费扶携 -
苏轼的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友情和清闲
B. 战争与和平
C. 爱情与分离
D. 自然与城市
答案: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夜喜雨》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夜喜雨》:同样描绘了雨的美丽与对生命的期待,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受。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苏轼的诗相比,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集》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通过以上内容,读者不仅可以深入理解苏轼的《次韵刘贡父省上喜雨》,也能更好地欣赏古诗词的美妙与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