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耆,并引》

时间: 2025-01-24 04:07:12

孤村微雨送秋凉,逆旅愁人怨夜长。

不寐相看惟枥马,悲歌互答有寒螀。

天寒滞穗犹横亩,岁晚空机任倚墙。

劝尔一杯聊复睡,人间贫富海茫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村微雨送秋凉,
逆旅愁人怨夜长。
不寐相看惟枥马,
悲歌互答有寒螀。
天寒滞穗犹横亩,
岁晚空机任倚墙。
劝尔一杯聊复睡,
人间贫富海茫茫。

白话文翻译

在孤独的村庄,微微细雨送来了秋天的凉意;旅途中的愁苦人们抱怨着漫长的夜晚。无法入睡的我们只好对视着马儿,互相唱着悲伤的歌声,响起的只有寒蝉的啼鸣。天气寒冷,稻穗仍然横陈在田野,年末时光,空荡荡的织机靠在墙边。劝你喝一杯酒,聊聊再睡去吧,世间的贫富差距如同无边的大海一样浩瀚。

注释

  • 孤村:指偏僻的村庄。
  • 微雨:指细小的雨,寓意秋季的凉意。
  • 逆旅:指旅途中住宿的地方,常带有孤独感。
  • 枥马:马厩中的马,意喻伴侣。
  • 寒螀:寒蝉,象征秋天的凄凉。
  • 滞穗:稻穗未成熟,暗示时光的停滞。
  • 空机:空荡荡的织机,象征闲置和等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又有细腻之美,常以自然景色、人生感悟为题材。

创作背景

《赠杨耆,并引》创作于苏轼与友人相聚之时,借助秋凉的季节和细雨的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友人的关心。诗中流露出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索。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旅者内心的孤独,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以“孤村微雨送秋凉”引入,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寂寥的氛围,展示了秋季的萧条与旅途的艰辛。接着,通过“逆旅愁人怨夜长”表达了旅者内心的愁苦,夜晚漫长而孤独,令人难以入眠。

“不寐相看惟枥马”一联,诗人通过与马的对视,传达了孤独的情感,马成为了他唯一的陪伴。此时,悲歌互答的场景中,寒螀的吟唱更添了几分凄凉。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秋天的丰收却因寒冷而滞缓的情景,表达了岁末的惆怅和无奈。

最后的“劝尔一杯聊复睡”不仅是对友人的关心,也是对生活的豁达态度,尽管世间的贫富如海洋般浩瀚,但在此刻,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温情才是最为珍贵的。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村微雨送秋凉:描绘出一个寂静的村庄,细雨带来秋天的清凉,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2. 逆旅愁人怨夜长:旅途中,愁苦的人们对漫长的夜晚感到无奈和怨恨。
  3. 不寐相看惟枥马:夜深人静,辗转难眠,只能与马儿对视,显示孤独。
  4. 悲歌互答有寒螀:相互唱着悲伤的歌曲,寒蝉的鸣叫回应着他们的情感。
  5. 天寒滞穗犹横亩:天气寒冷,稻穗仍然在田野上横卧,象征着丰收未果。
  6. 岁晚空机任倚墙:年末时光,织机空置,暗指生活的无所事事和等待。
  7. 劝尔一杯聊复睡:劝朋友喝一杯酒,再聊聊,休息一下,体现友谊和人情。
  8. 人间贫富海茫茫:世间的贫富差距巨大,如同广阔的海洋,令人感到渺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人间贫富海茫茫”,将贫富差距比作无边的大海,增强了对生活的感慨。
  • 拟人:如“悲歌互答”,使得悲伤的情感更具人性化,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多有对仗,使得诗歌在韵律上更为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和旅者的孤独,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友人情谊的珍视。虽然生活中充满了贫富差距和困惑,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与温暖却能够带来片刻的安宁和满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村:象征孤独和寂寞,暗示生活的艰辛。
  • 微雨:代表秋天的凉意,渲染了诗的情感基调。
  • 寒螀:象征秋天的凄凉,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空机:象征闲暇与无所事事,暗示岁月的流逝与生活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赠杨耆,并引》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杜甫
    C. 苏轼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寒螀”指的是: A. 秋天的风
    B. 寒蝉
    C. 冬天的雪
    D. 春天的花

  3.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 A. 对自然的热爱
    B. 对友谊的珍视与人生的思考
    C. 对爱情的追求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秋夕》:杜甫
  •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杨洪基

诗词对比

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与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而白居易则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与哲理的思考。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