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前》

时间: 2025-01-11 01:44:46

我顷三章乞越州,欲寻万壑看交流。

且凭造物开山骨,已见天吴出浪头。

(石中似有海兽形状。

)履道凿池虽可致,玉川卷地若为收。

洛阳泉石今谁主,莫学痴人李与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同前
作者: 苏轼 〔宋代〕

我顷三章乞越州,
欲寻万壑看交流。
且凭造物开山骨,
已见天吴出浪头。
石中似有海兽形状。
履道凿池虽可致,
玉川卷地若为收。
洛阳泉石今谁主,
莫学痴人李与牛。


白话文翻译

我近日写了三首诗求寄到越州,
想去那万千山谷中看溪水的交汇。
依靠造物之力来开山修路,
已经看到天吴从浪头上跃出。
岩石中似乎有海兽的形状。
虽然修路凿池是可以到达的,
但玉川的水卷起千堆浪花,仿佛要把天地吞没。
洛阳的泉水和山石如今由谁来主宰呢?
不要效仿痴人李白与牛,追求无用的空想。


注释

  • :请求、求取。
  • 越州:指越州,今浙江省一带。
  • 万壑:指众多的山谷。
  • 交流:指水流的交汇。
  • 天吴:传说中的神兽,常见于古代诗文中,象征着风浪。
  • 海兽:指海中动物,这里用来形容岩石的形状。
  • 玉川:指美丽的水流。
  • 洛阳:古代名城,水源丰富。
  • 痴人李与牛:李白与牛僧孺,意指追求虚无的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在政治上屡遭贬谪,但在文学、艺术上成就卓越。其诗词以豪放、洒脱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苏轼被贬至黄州时期,表达了他对自然景观的向往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苏轼在困境中仍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歌鉴赏

《同前》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诗人以山水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首句“我顷三章乞越州”,即表明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他希望通过自己的诗歌去探索自然的奥秘。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描绘了万壑交汇的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

“且凭造物开山骨”,诗人以造物的伟力为依托,暗示自然的力量和艺术的创造力。这里的“天吴”跃出浪头,充满了活力与动感,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紧接着的“石中似有海兽形状”,则通过形象化的比喻,表现诗人对自然万象的观察与思考。

后半部分的转折,诗人提到“履道凿池虽可致”,表面上是对人力修路的描述,实际上隐含了对人事无常的哲理思考。最后对“洛阳泉石今谁主”的反问,表达了对权力与名利的无奈。全诗意境深远,既有对自然的赞美,又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苏轼深邃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顷三章乞越州:诗人请求将自己的三首诗寄往越州,显示出对远方的向往。
  • 欲寻万壑看交流: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渴望,特别是山谷间的溪水流动。
  • 且凭造物开山骨:强调自然造化的力量,暗示人类的渺小。
  • 已见天吴出浪头:描绘出自然的生动景象,表现出诗人对海神的崇敬。
  • 石中似有海兽形状:通过比喻,展现岩石的奇特形态,加深了自然的神秘感。
  • 履道凿池虽可致:指出虽然可以通过人工修路,但仍有自然的限制。
  • 玉川卷地若为收:描绘出水流的壮丽场景,表现自然的浩瀚无边。
  • 洛阳泉石今谁主:对权力与名利的反思,表现出人生的无常。
  • 莫学痴人李与牛:告诫自己和他人不要沉迷于虚妄的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石中似有海兽形状”,通过形象化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履道凿池”和“玉川卷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体现了苏轼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以及对权力与名利的淡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万壑:象征自然的深邃与复杂。
  • 天吴:代表神秘的自然力量。
  • 玉川:象征美丽的自然景观与生命的流动。
  • 洛阳泉石:反映了历史的沉重与人事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同前》中提到的“天吴”是什么象征? A. 历史人物
    B. 自然力量
    C. 诗歌创作

  2. “洛阳泉石今谁主”这句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权力的反思
    C. 对友人的怀念

  3. 诗中的“履道凿池”意在说明什么? A. 人力的局限
    B. 大自然的美丽
    C. 诗人的愿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苏轼《同前》与李白《庐山谣》: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但苏轼更注重哲理思考,而李白则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