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谈命曾南翔二首》

时间: 2025-01-11 16:45:57

今年见说也无锥,政坐谈天泄密机。

举世近来憎直语,贵人剩许未为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谈命曾南翔二首
作者:杨万里

今年见说也无锥,
政坐谈天泄密机。
举世近来憎直语,
贵人剩许未为痴。

白话文翻译

今年听说没有锥子,
只是在谈天说地泄露秘密。
最近全世界都厌恶直言,
贵人们似乎更愿意沉迷于愚蠢的玩笑。

注释

  • :指一种工具,原指钉入的器具,诗中比喻用来刺破虚假言辞的工具。
  • 谈天泄密机:指随意聊天中无意中泄露秘密的行为。
  • 举世:全世界,泛指所有人。
  • 憎直语:厌恶直言,指人们对坦诚言语的反感。
  • 贵人:指有权势的人,通常是地位较高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是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生于江西,杨万里曾任职官员,因而其诗作常常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与人情世态。他在诗歌创作中追求自然的表达,强调诗的情感与意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直言不讳的态度。由于政治环境的复杂性,许多人对真相的说出持有畏惧和厌恶的态度,诗人对此表示了深刻的思考与反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观察,反映了人们对直言不讳的态度变化。开头“今年见说也无锥”,用“锥”作为比喻,强调直言的缺失,暗示社会对真实言语的压制。接着“政坐谈天泄密机”,让人想到在权力面前,真相往往被忽略,甚至在闲谈中也可能泄露秘密,反映出一种讽刺的意味。

全诗以“举世近来憎直语”作为转折,揭示了当时社会对直言的普遍厌恶,表现出一种对社会风气的无奈与失望。最后一句“贵人剩许未为痴”,则进一步指出,社会的权贵反而更加沉迷于表面的玩笑与虚假之中,失去了对真实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力和深刻的批判意识。在艺术表现上,杨万里的用词恰到好处,意象生动,展现了他高超的诗歌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今年见说也无锥:表达了对直言之缺失的感慨。
  2. 政坐谈天泄密机:指出人们在无意中泄露秘密的现象。
  3. 举世近来憎直语:强调社会对真话的厌恶情绪。
  4. 贵人剩许未为痴:批评权贵沉迷于无聊事物而不关注真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锥”比作尖锐的言辞,暗示直言的必要性。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讽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通过讽刺的方式表现出来。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社会风气的批评,尤其是对直言不讳的贬低和对真实言语的压制。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出对真相的追求与对虚假的厌倦,唤起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着直言与真相。
  • 谈天:代表闲聊与轻松的氛围,反衬出泄密的严肃性。
  • 贵人:象征着社会的权势阶层,显示出其对真相的漠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锥”象征什么? A. 凶器
    B. 直言
    C. 权力
    D. 时光

  2. 诗人对“贵人”的态度是?
    A. 崇拜
    B. 讽刺
    C. 愤怒
    D. 无奈

  3. 诗中提到的“泄密机”与什么有关?
    A. 政治
    B. 经济
    C. 文化
    D. 教育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陋室铭》(刘禹锡):同样表达对真实与虚假之间的思考。
  • 《春望》(杜甫):反映社会动荡中的人们对真相的渴望。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本诗在情感表达上有异曲同工之妙,前者表现思乡情怀,后者则关注社会现象。两者都运用了直白的语言,传达深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