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久雨妨农收,二十八日得霜,遂晴,喜而》

时间: 2025-01-11 13:57:27

雨脚麻相似,禾头耳欲生。

风收白痴雾,霜作上牢晴。

逗晓双栖鹊,巡檐数喜声。

呼儿洗尘甑,忍饿待新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十月久雨妨农收,
二十八日得霜,
遂晴,喜而
雨脚麻相似,禾头耳欲生。
风收白痴雾,霜作上牢晴。
逗晓双栖鹊,巡檐数喜声。
呼儿洗尘甑,忍饿待新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十月的长时间阴雨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直至二十八日才降霜,然后天气终于放晴。诗人欣喜之情溢于言表。雨水细密如麻,禾苗的穗头都快要成熟了。风吹散了白雾,霜降之后,天空变得明朗清澈。清晨,成双的喜鹊在屋檐上鸣叫,传来几声欢快的声音。我呼唤孩子来洗净炊具,虽然饥饿却在等待新的稻米。

注释:

  • 雨脚麻相似:形容细雨如麻,雨点稠密。
  • 禾头耳欲生:禾苗的穗头快要成熟,暗示农作物丰收的希望。
  • 风收白痴雾:风吹散了浓雾,隐喻天气转好。
  • 逗晓双栖鹊:清晨时分,成双的喜鹊栖息,象征喜庆。
  • 洗尘甑:洗净炊具,象征准备做饭,期待丰收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阮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他的诗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尤其在描写自然景物和农事生活方面,展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农忙的秋季,正值收获的关键时期。长时间的阴雨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与收成,诗人通过观察自然变化,表达了对晴天的期待与喜悦,也反映了农民生活的艰辛与对丰收的期盼。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生动的自然描绘与浓厚的生活气息。诗人以“雨脚麻相似”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细雨纷飞的场景,细腻的描写让人感受到秋天的潮湿与阴冷。在经历了漫长的阴雨之后,终于迎来了霜降和晴天,诗人内心的喜悦油然而生,令人感同身受。接着,诗人描绘了禾苗快要成熟的景象,显示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农作物的关切。

“逗晓双栖鹊”的描写,不仅增添了生动的气氛,也象征着喜庆和幸运,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呼儿洗尘甑,忍饿待新粳”表达了诗人对丰收的期待,尽管暂时忍受饥饿,但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自然描写与真实的情感交融,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深刻理解,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十月久雨妨农收”:描述了十月的长时间降雨,影响了农作物的收成。
    2. “二十八日得霜”:二十八日降霜,象征着天气的转变。
    3. “遂晴,喜而”:天气终于放晴,诗人感到欢喜。
    4. “雨脚麻相似,禾头耳欲生”:细雨如麻,禾苗快要成熟。
    5. “风收白痴雾,霜作上牢晴”:风吹散雾霭,霜后天晴。
    6. “逗晓双栖鹊,巡檐数喜声”:清晨喜鹊鸣叫,象征吉祥。
    7. “呼儿洗尘甑,忍饿待新粳”:呼唤孩子洗净炊具,期待丰收的稻米。
  • 修辞手法

    • 比喻:“雨脚麻相似”用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细雨的情景。
    • 拟人:“逗晓双栖鹊”赋予喜鹊以人的情感,增添了画面生动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规整,形成了优美的对仗效果。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季丰收的期待和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辛勤劳作的敬意。

意象分析:

  • :象征着滋润与丰盈,尽管影响了收成,但也为禾苗的成长提供了必要的水分。
  • :象征着天气的转变和秋季的到来,预示着收获的时节。
  • 喜鹊:象征着吉祥和喜庆,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禾苗:象征着希望和未来,承载着农民的辛勤与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杨万里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十月久雨”主要影响了什么?

    • A. 农作物的收成
    • B. 旅行
    • C. 人们的心情
    • D. 天气的变化
  3. “逗晓双栖鹊”中的“双栖”意指:

    • A. 两只喜鹊
    • B. 一对喜鹊
    • C. 喜鹊成群
    • D. 喜鹊在空中飞翔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秋兴八首》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十月久雨妨农收》与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都描写了秋季的自然景象,但杨万里更偏重于农事的期待与喜悦,而陆游则更多地反映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二者风格各异,情感各有侧重。

参考资料:

  • 《杨万里诗集》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