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山溪 陕西潼关道中冒雨独登华山》
时间: 2025-01-10 18:55: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蓦山溪 陕西潼关道中冒雨独登华山
作者: 陈逸云 〔近代〕
峡㠉陡经,壑岫迷风雨。
绝顶独登临,探巉岩野烟带树。
天晴泼翠,崖角古松幽,
苍龙岭,落雁峰,卷入云深处。
关河如画,极目添愁绪。
南北遍狼尘,有谁人壮怀自许。
版图收拾,不负少年头,
嗟鬓白,听钟声。
山映斜阳暮。
白话文翻译
在陡峭的峡谷间,山谷和山岫被风雨迷蒙。
我独自登上绝顶,探望那巉峭的岩石和带雾的树林。
雨过天晴,翠绿的山色扑面而来,
崖角的古松显得幽静,
苍龙岭和落雁峰则隐没在深云之中。
关河如同一幅画卷,极目远眺更添愁绪。
南北两地弥漫着狼烟,有谁能自夸豪情壮志?
国家的版图已经收复,不负我年轻的志向,
唉,鬓发已白,听着钟声的回响。
山头映照着斜阳,暮色渐浓。
注释
字词注释:
- 峡㠉:峡谷的形容,形容山势陡峭。
- 壑岫:指山谷和山峦。
- 绝顶:山的最高点。
- 巉岩:形容岩石陡峭、险峻。
- 泼翠:形容绿意盎然。
- 幽:指环境幽静。
- 苍龙岭:华山的一部分,形象地描绘出山的雄伟。
- 狼尘:指战乱的烟尘。
- 壮怀:豪壮的志向。
- 鬓白:指头发变白,暗示年岁已高。
- 钟声:这里指山中的钟声,带有思绪的象征。
典故解析:
- 华山作为中国五岳之一,历来被文人墨客所钟爱,代表着高峰、豪情与挑战。
- “狼尘”反映了战乱背景,暗示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逸云,近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常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作多以山水为题材,展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独特的观察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陈逸云游历华山时,正值风雨交加,诗人独自攀登,感受自然的壮美与内心的孤独,反映了他对国家前途的思考与个人情怀的交织。
诗歌鉴赏
《蓦山溪》以华山为背景,描绘了优美的自然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开篇即以“峡㠉陡经,壑岫迷风雨”引入,展现出自然的险峻与美丽,读者仿佛能感受到山谷的陡峭与风雨的狂野。接着“绝顶独登临”,诗人立足于绝顶,体现出一种孤寂与勇敢,展现了他对高峰的追求。
诗中“天晴泼翠,崖角古松幽”一联,画面由雨景转为晴天,展现出自然的变幻与诗人心境的变化。苍龙岭、落雁峰的描绘则增强了诗歌的空间感,仿佛将读者带入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
“关河如画,极目添愁绪”则将个人情感与时局结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家国情怀的忧虑。“南北遍狼尘,有谁人壮怀自许”更是对时局的深刻反思,诗人在此感叹英雄辈出却无所作为,情感愈加沉重。
最后几句“版图收拾,不负少年头,嗟鬓白,听钟声”,在岁月流逝与壮志未酬的对比中,诗人感慨万千,钟声似乎在提醒他,不论身处何地,心中那份豪情仍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峡㠉陡经,壑岫迷风雨
描写山谷的险峻与风雨的迷蒙,营造出一种自然的壮美与神秘感。 -
绝顶独登临,探巉岩野烟带树
表达了诗人独自攀登绝顶的勇气,探索那巉峭的岩石和迷雾中的树林。 -
天晴泼翠,崖角古松幽
描述了雨后天晴的景象,翠绿的山色与幽静的古松形成鲜明对比。 -
苍龙岭,落雁峰,卷入云深处
以具体的山名描绘出山的雄伟,远山被云雾笼罩,增添了神秘感。 -
关河如画,极目添愁绪
远眺如画的关河,诗人心中却浮现出愁绪。 -
南北遍狼尘,有谁人壮怀自许
战乱纷飞,诗人感叹英雄豪杰却无所作为。 -
版图收拾,不负少年头
对国家的希望与自己的志向保持坚定。 -
嗟鬓白,听钟声
年龄渐长,感受到人生的无奈与对往昔的追忆。 -
山映斜阳暮
结尾将时间与空间结合,带出一种深刻的思考与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相结合,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苍龙岭,落雁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和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体现出诗人对历史与时代的深刻思考,情感基调既有孤独的沉重,又有对理想的坚定信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峡谷:象征艰难险阻,代表诗人面临的挑战。
- 绝顶:象征着追求目标与理想的高度。
- 古松:代表着坚韧与孤独。
- 狼尘:象征着战乱与动荡的时代背景。
- 钟声:象征时间流逝与人生感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陈逸云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狼尘”主要指什么?
A. 自然灾害
B. 战乱
C. 生活贫困
D. 个人烦恼 -
诗中“天晴泼翠”描述的是哪种景象?
A. 雨天
B. 晴天
C. 雪天
D. 雾天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夜泊牛津》 - 李白
- 《庐山谣》 - 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但杜甫的视角更为悲壮。
- 《夜泊牛津》:在自然景色的描绘上有相似之处,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近现代诗人研究》
- 《山水诗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