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齐云山顶》

时间: 2025-01-10 23:15:25

四顾无高阜,群峰此独尊。

泉声雷万壑,云气海千村。

路转蜂腰细,崖空虎迹存。

何年方外客,化石立山门。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登齐云山顶
作者: 吴芳培 〔清代〕

四顾无高阜,群峰此独尊。
泉声雷万壑,云气海千村。
路转蜂腰细,崖空虎迹存。
何年方外客,化石立山门。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四周环顾没有高耸的山峰,唯有这一座群峰中最为尊贵。山间泉水的声音如雷贯穿万壑,云雾弥漫像海洋覆盖千村。道路蜿蜒如蜂腰般细,崖壁上仍留有老虎的足迹。何年何月的外乡客,化作了石头,屹立在山门前。


注释:

字词注释:

  • 四顾: 四处观看。
  • 高阜: 高大的山丘。
  • : 尊贵,指山峰的高大。
  • 泉声: 泉水的声音。
  • 雷万壑: 形容泉水的声音如雷声般响亮,穿透万条山谷。
  • 云气: 云气,形容云雾的浓厚。
  • 海千村: 云雾如海,笼罩着千村。
  • 路转: 道路迂回转折。
  • 蜂腰细: 比喻道路细而蜿蜒。
  • 崖空: 悬崖的空旷处。
  • 虎迹: 老虎的足迹。
  • 何年方外客: 何年何月的外乡旅客。
  • 化石: 变成石头,喻意永恒。
  • 立山门: 在山门前伫立。

典故解析:
“化石立山门”可理解为外乡人来到此地后,因对自然的敬畏和依附,化作石头,永远守护这片山水,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芳培,清代诗人,生于明末清初,文人出身,热爱山水,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吴芳培登齐云山的时候,表达了他在登顶后的震撼与感悟。齐云山以其雄伟的山势和美丽的自然景观著称,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前来吟咏。


诗歌鉴赏:

《登齐云山顶》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古诗,诗中展现了齐云山的壮丽与雄伟,以及人对自然的崇敬与思考。开篇“四顾无高阜,群峰此独尊”,通过环顾四周,强调了齐云山的独特地位,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接下来的“泉声雷万壑,云气海千村”则通过音响与视觉的结合,生动地描绘了山间泉水的激荡与云雾的变幻,读者仿佛能听到水声和看到云气的流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路转蜂腰细,崖空虎迹存”不仅描绘了山路的蜿蜒曲折,还引入了老虎这一意象,传递出自然的野性与神秘。结尾“何年方外客,化石立山门”则引发读者的思考,外乡人化石而立,象征着对自然的依附与永恒的守护,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厚关系。

整首诗在形象描绘与情感表达上都十分成功,既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又充满了哲理思考,表现了作者对山水的热爱与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四顾无高阜: 通过环视,发现没有其他高山,增强了齐云山的独特。
  • 群峰此独尊: 说明齐云山在众多山峰中显得尤为尊贵。
  • 泉声雷万壑: 泉水的声音如雷声般响亮,穿透万条山谷,表现自然的力量。
  • 云气海千村: 云雾如同海洋,笼罩着千村,形象而壮观。
  • 路转蜂腰细: 道路如蜂腰般细,描绘山路的曲折。
  • 崖空虎迹存: 悬崖上仍有老虎的足迹,暗示自然的野性。
  • 何年方外客: 询问外乡旅客何时到来,表现对过往的思索。
  • 化石立山门: 外乡人化身为石头,象征对自然的尊重与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 “云气海千村”将云雾比作海洋,增强了诗的视觉冲击力。
  • 对仗: 例如“四顾无高阜,群峰此独尊”,“泉声雷万壑,云气海千村”,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齐云山的赞美之情,反映了自然的壮美与神秘,同时也引发了人对生命与存在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阜: 象征高大、庄严的自然景观。
  • 泉声: 象征自然的声音,传达生命的活力。
  • 云气: 代表变化与神秘的自然力量。
  • 老虎: 代表自然的野性与生存的力量。
  • 化石: 象征永恒与不变的自然法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群峰此独尊”是指哪个山峰?
    A. 其他高山
    B. 齐云山
    C. 任何山

  2. “泉声雷万壑”中的“雷”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山的高大
    B. 泉水的声音
    C. 云的厚重

  3. “何年方外客,化石立山门”中的“方外客”指的是谁?
    A. 山的主人
    B. 外乡的旅客
    C. 动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杜甫
  • 《望庐山瀑布》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吴芳培的《登齐云山顶》,前者侧重人生的感慨,后者更强调自然的壮美与人对自然的敬畏。两者在主题上虽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山水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山水诗十讲》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登齐云山顶》这首诗,激发对诗词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