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 其二》

时间: 2025-01-11 20:04:49

朝来东望火云生,一霎回头送雨声。

乍暖乍寒无住著,十二时中总世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竹枝词 其二
作者: 何吾驺 〔明代〕

朝来东望火云生,一霎回头送雨声。
乍暖乍寒无住著,十二时中总世情。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早晨向东望去,看到火红的云彩升起,转眼间又听到了雨声的情景。天气时而温暖,时而寒冷,让人难以捉摸。整日之间,种种情感和世事都在不断变化。

注释

  • :早晨。
  • 东望:朝东看。
  • 火云:指红色的云彩,象征美丽的晨曦。
  • 一霎:一瞬间,形容时间短暂。
  • 送雨声:传来雨声,暗示天气变化。
  • 乍暖乍寒:时而温暖,时而寒冷,形容天气的不稳定。
  • 无住著:没有固定的状态。
  • 十二时中:指一天的十二个时辰,象征整日。
  • 总世情:代表世间万象和人们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乍暖乍寒”这一说法常用于描写气候变化,体现了自然与人情的密切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何吾驺,明代诗人,作品大多反映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天气变化,反映出内心对世事的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竹枝词 其二》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幻与人们的情感相互交织的复杂性。开篇通过“朝来东望火云生”的描写,给人以清新而美丽的画面,展现了早晨的宁静与美好。随即转至“乍暖乍寒无住著”,则引导读者感受到天气的无常,这种变化不仅在气候中,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幻。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平淡中蕴含着深刻,正如“十二时中总世情”所言,生活中的种种情感与经历都在不断交替变化。诗人并不是简单地描绘自然现象,更多的是通过这些自然景象引发对人生、世事的思考。通过气候的变化,诗人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这是一种对生活的观察与感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朝来东望火云生”:早晨向东望去,看到火红的云彩升起,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一霎回头送雨声”:转瞬之间,听到了雨声,预示着天气的突变。
    • “乍暖乍寒无住著”:天气时而温暖,时而寒冷,体现了生活的不确定性。
    • “十二时中总世情”:整天的时间里,世事变迁,人的情感也在不断变化。
  •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之间有明显的对仗关系,如“乍暖乍寒”与“无住著”。
    • 拟人:将天气变化赋予人的情感特征,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变化,表达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意象分析

  • 火云:象征希望、激情,代表早晨的美丽与新的开始。
  • 雨声:象征忧伤、变化,暗示着生活中的突发事件和情感波动。
  • 乍暖乍寒:象征生活的不可预测性与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火云”主要象征什么? A) 悲伤
    B) 希望与新生
    C) 灾难

  2. 诗句“乍暖乍寒无住著”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然的规律
    B) 生活的无常
    C) 对天气的热爱

  3. 诗中四句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自然与人情
    B) 战争与和平
    C) 爱情与分离

答案

  1. B) 希望与新生
  2. B) 生活的无常
  3. A) 自然与人情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竹枝词 其一》:同样的题材,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展现诗人的情感。
  • 《春望》:杜甫的作品,同样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对比何吾驺的《竹枝词》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是描绘自然景色,但前者更注重生活的变化,后者则强调个人情感与孤独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何吾驺研究》
  • 《中国古诗词鉴赏》
  • 《唐诗三百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