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
时间: 2025-04-27 06:22:1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雄雉飞上天,牝雉白日鸣。
驱逐凤皇雏,百鸟不出声。
岂无雕与鹗,至死莫得争。
孤鹤独不惧,使风羽翼成。
鹤性本君子,嘹唳通太清。
至今有其孙,踉跄田中行。
明时与稻粱,重节亦贵名。
尔无冲天力,且与鶖鶬并。
慎勿啄泥秽,坐使白鹭轻。
白话文翻译
雄性的雉鸟飞向天空,雌性的雉鸟在阳光下鸣叫。
它们驱赶着凤凰的幼鸟,其他的鸟儿都不敢出声。
难道没有雕和鹗吗?它们一生也不争斗。
孤独的白鹤却毫不畏惧,凭借风力展翅高飞。
鹤的性情本是君子,鸣叫声清晰悠远。
直到今天还有它的后代,摇摇晃晃地在田间走动。
在明亮的时代与稻米、粮食相比,节操和名声同样重要。
你没有冲天的本领,何不与小鸟们和平相处。
要谨慎不要啄食污秽,让洁白的白鹭也因此受到轻视。
注释
- 雄雉:雄性雉鸟,象征强大。
- 牝雉:雌性雉鸟,象征温柔。
- 凤皇雏:凤凰的幼鸟,象征高贵和希望。
- 雕与鹗:雕和鹗都是猛禽,象征强者与斗争。
- 孤鹤:指孤独的白鹤,象征高洁和独立。
- 嘹唳:清晰的鸣叫声,表示鹤的高雅。
- 踉跄:走路不稳,象征后辈的不成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云溪,福建人,北宋著名诗人、文学家。他是“梅家诗派”的代表,作品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而著称,常常反映对人情世故的独特见解。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梅尧臣与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交往之际,旨在传达对后辈的期望与劝诫,提醒其珍视品德与名声,远离浮华与污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从雄雉和牝雉的对比入手,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和谐美。同时,诗中提到的“凤皇雏”则引出了对高贵与勇气的思考,暗示人们在生活中应该有追求卓越的勇气。然而,诗的核心在于对“孤鹤”的赞美,白鹤象征着一种高洁与独立的品格,成为全诗的灵魂。与其他鸟类相比,白鹤不惧危险,展翅高飞,体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和独立的人格。
接着,诗中提到后代的“踉跄田中行”,反映出当代年轻人的不成熟和困惑,仿佛是在为未来的道路感到迷茫,警示后辈要明白“明时与稻粱,重节亦贵名”的道理,强调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平衡。最后,诗的结尾提醒年轻人要谨慎,不要沉迷于低俗,保持自己的品德与尊严,展现出诗人对后代的关心与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雄雉飞上天,牝雉白日鸣:雄雉高飞,雌雉在鸣叫,象征着生活的繁荣与活力。
- 驱逐凤皇雏,百鸟不出声:驱赶高贵的凤凰幼鸟,其他小鸟不敢发声,反映出对于权威的敬畏。
- 岂无雕与鹗,至死莫得争:虽然有雕和鹗这样的猛禽,但它们到死也不争斗,象征着高尚的品德。
- 孤鹤独不惧,使风羽翼成:孤独的鹤无所畏惧,借助风力展翅高飞,表现出独立与勇气。
- 鹤性本君子,嘹唳通太清:鹤的本性是君子,鸣叫声清晰,反映出其高洁的灵魂。
- 至今有其孙,踉跄田中行:鹤的后代在田间走动,象征年轻一代的稚嫩与不成熟。
- 明时与稻粱,重节亦贵名:在美好的时代,重视节操与名声同样重要。
- 尔无冲天力,且与鶖鶬并:没有冲天的能力,可以与小鸟们和平共处。
- 慎勿啄泥秽,坐使白鹭轻:谨慎不要啄食污秽,以免让白鹭感到轻视,强调品德的重要性。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鸟类的行为与人的品德相联系,展现出人性与自然的共通性。
- 对仗:如“雄雉飞上天,牝雉白日鸣”,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对比效果。
- 拟人:赋予鸟类以人性的特征,增强了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鸟类的描写,探讨了高洁的品德与对后辈的期望,旨在提醒年轻人要珍视名声与节操,保持独立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雉:象征生活的活力与繁荣。
- 凤皇:象征高贵与理想。
- 鹤:象征高洁与独立。
- 泥秽:象征低俗与堕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雄雉和牝雉分别象征什么? A. 强大与温柔
B. 高贵与卑贱
C. 勇气与懦弱
D. 忍耐与反抗 -
诗中的“孤鹤”代表什么? A. 孤独
B. 高洁与独立
C. 懦弱
D. 依赖 -
诗中强调年轻人应该重视什么? A. 财富
B. 名声与节操
C. 权力
D. 浮华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与梅尧臣的《赠狄梁公十二代孙国宾》均涉及自然与人性的思考。李白的作品中常体现对人生的感慨和豪放,而梅尧臣则更加注重品德与道德的反思。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展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思想深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梅尧臣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