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时间: 2025-04-28 04:06: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沁园春
作者:刘敏中 〔元代〕
石汝何来,政尔难忘,平生太初。
想将迎媚悦,无心在此,清奇古怪,有韵铿如。
何乃排垣,直前不屈,似此疏顽其可乎。
今而后,有芳名雅号,听我招呼。
世间贵客豪夫。问几个回头认得渠。
既千岩气象,君都我许,四时襟抱,我为君虚。
无语相看,悠然意会,自引壶觞不愿余。
商歌发,恰风生细竹,月上高梧。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主要意境在于表达一种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人回忆起自己的过去,感慨于那些难以忘怀的时光,似乎想要迎合外界的赞美,但又觉得内心并无此意。诗中提到的“清奇古怪”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艺术的独特理解。面对人生的挑战,诗人表现出一种不屈的精神,并渴望在世间留下美名。最终,在宁静的夜晚,诗人独自举杯,与自然对话,感受生活的美好。
注释
- 石汝:此处指代某种石头,象征坚固与不屈。
- 政尔难忘:意为对某事难以忘怀。
- 迎媚悦:迎合他人的欣赏和赞美。
- 清奇古怪:形容事物的独特与新奇,具有吸引力。
- 芳名雅号:美好的名字与名声。
- 壶觞:酒器,象征饮酒的悠闲与淡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敏中,元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闻名,尤其擅长表现自然与人生的主题。他的诗作往往融合了道家思想,注重自然的和谐与内心的宁静。
创作背景
《沁园春》创作于元代,正值历史变革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诗歌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个人内心的挣扎与追求。
诗歌鉴赏
《沁园春》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开篇即以“石汝何来”发问,给读者一种思考的空间,暗示人生的来路与归属。接着,诗人用“迎媚悦,无心在此”展现了对世俗名利的淡泊,表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
诗中“商歌发,恰风生细竹,月上高梧”的意象更是将自然与人心融为一体,展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向往。整首诗在富有音乐感的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宁静的哲思,让人反思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石汝何来:以石头作为象征,询问其来历,暗示人生的追问。
- 政尔难忘,平生太初:回忆往昔,感慨难以忘怀的经历。
- 想将迎媚悦,无心在此:渴望外界的赞美,但内心却不愿迎合。
- 清奇古怪,有韵铿如:对自然和艺术的独特感受,音韵和谐。
- 何乃排垣,直前不屈:面对困难,强调坚韧不拔的态度。
- 今而后,有芳名雅号:期待在未来留下美名。
- 世间贵客豪夫:提到世间的贵族与高人。
- 既千岩气象,君都我许: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象。
- 四时襟抱,我为君虚:四季环绕,诗人为君者虚怀若谷。
- 无语相看,悠然意会:沉默中互相理解,恬淡自得。
- 自引壶觞不愿余:独自举杯,享受宁静的时光。
- 商歌发,恰风生细竹,月上高梧:描绘美好的夜晚,风声与月光交融。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自然景象,增添诗歌的意境。
- 拟人: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如风、月被赋予情感,增强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齐的对仗句式使诗歌具有韵律感,提升阅读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人生与自然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它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与哲理思考,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象征坚毅与不屈。
- 竹:象征高雅与清白,代表诗人内心的坚韧。
- 月:象征宁静与思考,引发内心的反思。
- 壶觞:象征悠闲与欢聚,体现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石汝何来,政尔难忘中的“政”意思是? a) 政治
b) 正确
c) 状态 -
诗中提到的“无心在此”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态度? a) 渴望名利
b) 对现实的淡泊
c) 对他人的羡慕 -
诗中“自引壶觞”表达了什么? a) 期待朋友相聚
b) 享受独处的宁静
c) 对酒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作者:李明)
- 《古诗词鉴赏指南》(作者:王晓明)
- 《刘敏中研究》
参考答案
- b) 正确
- b) 对现实的淡泊
- b) 享受独处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