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冠子 其二》
时间: 2025-04-28 01:21: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选冠子 其二
作者:吕渭老 〔宋代〕
风约晴云,花乾宿露,帘幕万家清晓。
青帘赛酒,小坞藏春,冶叶艳枝相照。
羊驾小车,笑逐游人,远迷芳草。
更红英飞舞,绣茵连接,雾台烟沼。
年少日细马戎鞯,红靴玉带,同指软尘西笑。
珍珠戏掷,彩笔搜奇,不觉暮春莺老。
谁见这回,霜点髯衰,事萦怀抱。
诉一春心事,燕子周遮来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美丽场景,微风轻拂,晴朗的天空和花朵上残留的露珠让万家窗帘显得格外清新。青色的窗帘如同酒杯,小小的村庄藏匿着春天的气息,鲜艳的叶子和花枝在阳光下交相辉映。
小羊驾着车,欢笑着追逐游人,远处的芳草让人迷失方向。红花在空中翩翩起舞,绣花的草地相连,雾气笼罩着湖面。年轻时光如细马的鞍具,红靴和玉带相映成趣,大家都在轻松愉快地笑谈着。
珍珠般的玩耍,彩笔之下寻找奇妙,不知不觉中春天已近尾声,黄莺也已成熟衰老。谁能看到这一刻,白发苍苍,心事萦绕在怀中。诉说一春的心事,燕子又飞回来了。
注释
- 风约晴云:风轻柔地与晴天的云相约。
- 花乾宿露:花朵上的露水已干,显现出清晨的气息。
- 帘幕万家清晓:万家窗帘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清新。
- 青帘赛酒:青色的帘子如同美酒,形象生动。
- 冶叶艳枝相照:华丽的叶子与艳丽的花枝相互辉映。
- 羊驾小车:羊牵的小车,表达生活的宁静。
- 笑逐游人:欢笑着迎接游人,透露出生活的乐趣。
- 年少日细马戎鞯:年轻时光,细马的鞍具,象征青春的活力。
- 霜点髯衰:白发苍苍,象征衰老的无奈。
- 燕子周遮来了:燕子又回来了,寓意春天的循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渭老(约1070-1130年),字子美,号渭老,宋代诗人,擅长词作和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选冠子 其二》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正值青春岁月与年华渐逝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对青春与时间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吕渭老的《选冠子 其二》是一首充满春天气息的诗作,诗中描绘了一幅春日清晨的美丽画卷,传达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青春流逝的惆怅。首句“风约晴云,花乾宿露,帘幕万家清晓”用简单的自然景象勾勒出一个清新的早晨,展现出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诗中反复出现的“笑”、“飞舞”等词汇,强调了人们在春天的欢快和轻松,生动描绘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随着诗的深入,诗人逐渐引入了时间流逝的主题,特别是在“年少日细马戎鞯,红靴玉带”与“谁见这回,霜点髯衰”之间的对比,反映了从青春到衰老的过程,令人唏嘘不已。最后一句“诉一春心事,燕子周遮来了”更是将春天的循环与人生的无常相结合,暗示着即使春天再美,时间依然会带走青春。整首诗在轻快的表象下,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思考,令人回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风约晴云:春风轻轻约着晴朗的云彩,体现出春天的气息。
- 花乾宿露:花朵上的露水已经变干,象征着清晨的宁静与新鲜。
- 帘幕万家清晓:万千人家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明亮。
- 青帘赛酒:青色的帘子和美酒相媲美,生动地展现出春天的氛围。
- 小坞藏春:小小的村庄藏匿着春天的气息,暗示着生活的宁静。
- 羊驾小车:羊牵的小车象征着简单的乡村生活。
- 笑逐游人:人们欢笑着迎接旅客,传达出生活的乐趣。
- 更红英飞舞:红花在空中飞舞,彰显出春天的活力。
- 年少日细马戎鞯:年轻的时光如同细马的鞍具,象征着青春的活力。
- 霜点髯衰:白发苍苍,象征着衰老与时间的无情。
- 诉一春心事,燕子周遮来了:诉说春天的心事,燕子回来的场景让人感到时间的轮回。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帘赛酒”,将窗帘比作美酒,生动形象。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笑逐游人”,使得场景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青春的珍惜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自然与人生的相互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希望与生机。
- 羊、车:象征着乡村的宁静。
- 燕子:春天的使者,象征着生命的轮回。
文化内涵
诗中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心情,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提到的“青帘赛酒”是用来比喻什么? A. 酒的醇香
B. 窗帘的颜色
C. 春天的气息
D. 清晨的宁静 -
诗中提到的“年少日细马戎鞯”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战争的怀念
B. 对青春的怀念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老年的感慨 -
“燕子周遮来了”这句的寓意是什么? A. 春天的结束
B. 时间的流逝
C. 生命的轮回
D. 怀旧的情感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清明》 - 杜甫
诗词对比
吕渭老的《选冠子 其二》和孟浩然的《春晓》均以春天为主题,但吕渭老的作品更强调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感慨,而孟浩然则更注重春天的美好与悠闲,体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