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其二
明眸巧笑。坐久更宜灯烛照。
小醉辞归。怀抱明明只自知。
琐窗重见。桃李春风三月面。
怎不思量。折柳孤吟断杀肠。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美丽与温柔,她的明亮眼睛和巧妙的微笑在灯光下显得尤为动人。在醉意朦胧中,她准备告别,心中对这份情感只有自己才知晓。再次见到她,犹如桃李花开,春风拂面,令人心醉。然而,离别时的思念却如折柳一般,令人心痛难忍,难以自已。
注释:
- 明眸巧笑:形容女子眼睛明亮,笑容可掬,传达出她的聪慧和魅力。
- 灯烛照:在古代,烛光柔和,适合营造温馨的气氛。
- 小醉:指轻微的醉意,表现出一种轻松的情绪。
- 琐窗重见:指在窗前再次见到心爱的人,形容一种久别重逢的愉悦。
- 桃李春风:桃花和李花在春天盛开,象征美好和青春。
- 折柳孤吟:折柳代表离别,孤吟表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吕渭老(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青城,宋代词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词风著称。他的作品多以细腻的情感和美丽的自然景色相结合,表达出深刻的思考与感情。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夜晚,诗人被某位佳人的美丽所吸引,因而写下这首词。其时社会动荡,诗人借此表现个人情感的细腻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 其二》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绘而引人入胜。开头通过“明眸巧笑”展现出女子的美丽,诗人用灯烛的光辉照亮这一刻,营造出一种温馨而浪漫的氛围。接着,诗人描述了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对那份情感的珍视与内心的独白。通过“琐窗重见”,诗人传达出重逢的喜悦,仿佛一切美好都在春风中再次复苏。
然而,结尾的“折柳孤吟”则转向了离别的伤感,诗人用柳枝象征离别的愁苦,孤吟则显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整首诗在欢快与忧伤之间切换,展现出对爱情的复杂情感,既有欣喜,又有无奈,充分反映了人们在面对爱与离别时的心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明眸巧笑:描绘女子的美丽,强调她的聪慧与魅力。
- 坐久更宜灯烛照:在温馨的环境中,女子的美更显动人,暗示夜晚的亲密。
- 小醉辞归:表现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轻微的醉意让人难以自持。
- 怀抱明明只自知:内心的情感只有自己能体会,表达了隐秘而深刻的情感。
- 琐窗重见:再次见到心爱的人,强调重逢的喜悦。
- 桃李春风三月面:美好的春天象征着希望与青春。
- 怎不思量:思念无法抑制,情感的深沉无以言表。
- 折柳孤吟断杀肠:离别之痛如折柳般深刻,孤独吟唱更是加重了心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离别比作折柳,以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明眸巧笑”与“琐窗重见”,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 拟人:春风似乎也在回忆与感慨,加深了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美丽的描写与离别的感伤,表现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传达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离别的哀伤。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明眸:象征美丽与智慧。
- 灯烛:象征温暖与亲密感。
- 桃李:象征青春与美好的时光。
- 柳:象征离别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明眸巧笑”指的是谁的特征?
- A. 诗人的
- B. 女子的
- C. 朋友的
-
“折柳孤吟”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思念
- C. 疲惫
-
诗中提到的“灯烛照”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黑暗
- B. 温暖与亲密
- C. 迷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周邦彦的《兰陵王》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吕渭老的这首词在情感上更具复杂性,李清照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吕渭老则在欢快与伤感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反映出更为广泛的人生体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