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一日抵三秋》

时间: 2025-01-23 21:57:49

一日抵三秋,半月如千岁。

自夏经秋到雪飞,一向都无计。

续续说相思,不尽无穷意。

若写幽怀一段愁,应用天为纸。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卜算子·一日抵三秋
作者: 吕渭老 〔宋代〕

一日抵三秋,
半月如千岁。
自夏经秋到雪飞,
一向都无计。
续续说相思,
不尽无穷意。
若写幽怀一段愁,
应用天为纸。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一天的时间就像过了三个秋天,半个月的时间仿佛过了千年。从夏天经过秋天到雪花飞舞,一直没有任何办法来解忧。不断地诉说着相思,表达不尽的情意。如果要写下我这份幽幽的忧愁,简直可以用天空来做纸张。

注释:

字词注释:

  • "卜算子": 一种词牌名,常用于抒发情感。
  • "一日抵三秋": 形容思念的时间感受,时间变得极为漫长。
  • "无计": 无法解决的办法。
  • "续续": 连续不断。
  • "幽怀": 深藏在心中的情感和忧愁。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秋”常在古诗词中象征着离别和思念,暗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号渭老,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细腻、情感真挚。他的词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爱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迁之际。诗人在个人情感的体验中,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念及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卜算子·一日抵三秋》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一种深切的思念之情。首句“一日抵三秋”以夸张的手法揭示了思念的强烈程度,表达了在心中情感的积累,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压迫感。接着,诗人通过“半月如千岁”的比喻,进一步强调思念的无尽与漫长。在经历了夏秋的转换后,诗人却依旧无计可施,显示出一种无奈与无助。

接下来的“续续说相思,不尽无穷意”,则是对思念之情的细腻描绘,仿佛这种情感是永无止境的,难以用言语尽述。最后,诗人以“若写幽怀一段愁,应用天为纸”作结,深刻地表现出内心的郁结与愁苦,似乎天地都无法承载这份沉重的情感。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感情的渲染,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于时间、爱情及相思之苦的深刻理解,具有强烈的共鸣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日抵三秋”:表达思念的时间感,强调思念的苦楚。
  • “半月如千岁”:进一步夸大时间的无情和漫长。
  • “自夏经秋到雪飞”:描绘季节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持续。
  • “一向都无计”:表现无奈与无助。
  • “续续说相思”:表达情感的持续性与无尽性。
  • “不尽无穷意”:强调情感的深邃与复杂。
  • “若写幽怀一段愁,应用天为纸”:用夸张手法表达内心忧愁的沉重,意在强调情感的深广。

修辞手法:

  • 比喻:“一日抵三秋”和“半月如千岁”通过夸张比喻传达内心思念的强烈。
  • 对仗:整首词的结构工整,词句对仗,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和无奈,反映出诗人在情感中经历的时间的漫长与内心的愁苦,揭示了深切而复杂的人性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日/秋: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思念的深刻。
  • :象征无限的空间,表现忧愁的沉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半月如千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无奈
    C. 愤怒
    D. 期待

  2. “若写幽怀一段愁,应用天为纸”这句中的“天”象征着什么?
    A. 时间
    B. 空间
    C. 轻松
    D. 未来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是表达思念之情。
  • 晏殊《浣溪沙》:关于离别与思念的经典之作。

诗词对比:

  • 苏轼《水调歌头》: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无奈,风格较为豪放。
  • 温庭筠《更漏子》:情感细腻,与《卜算子》有相似之处,均为表达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入门》
  • 《吕渭老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