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用喜雨韵三首》
时间: 2024-09-19 22:16:2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岑飞雨过南岑,远嶂晴明近嶂阴。
老桧婆娑方午色,孤桐摇落忽秋音。
庭稀雁鹜飞符檄,海绝鲸鲵伏斧砧。
此是老臣聊报国,仁声敢谓入人深。
白话文翻译:
北方山岑上细雨飞洒,南方山岑已是雨过天晴。远处的山峰在阳光下显得明亮,近处的山峰却笼罩在阴影中。老松在午后的阳光下轻轻摇曳,孤独的梧桐树却发出秋天的落音。庭院里稀疏的雁群和鸭子像是飞来的符信,海面上鲸鱼和鲵类躲避在斧头和砧板的阴影下。这是老臣我稍微报国的情怀,仁义的声音是否能深入人心呢?
注释:
- 北岑、南岑:指代北方和南方的山岑。
- 婆娑:形容松树轻轻摇动的样子。
- 秋音:秋天落叶的声音。
- 符檄:古代的文书或信件,指代飞来的雁和鸭。
- 斧砧:指代工具,暗示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 仁声:仁德的声音,指善良的言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字仲明,号甫庵,南宋时期的诗人,曾任官职,著有诗文,风格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风光与田园生活。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晚年,正值国难之际,诗人通过描绘雨后的自然景色,表达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心的关怀。
诗歌鉴赏:
《四用喜雨韵三首》以雨为引子,纵横描绘北南山岑的变化,展现了雨过后的自然景象,诗中透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首句通过对北南山岑的描绘,展现出雨后的清新与明亮,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接着,老桧和孤桐的描写,似乎暗示着诗人的孤独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秋音的响起则意味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无常。后两句以庭稀的飞鸟和海绝的生物作比,暗示国家的动荡和人心的脆弱,最后以“仁声敢谓入人深”结束,表明诗人对人心的关注和对仁义的呼唤,展现出深沉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北岑飞雨过南岑:描绘雨水从北方山岑飘洒至南方,展现自然的流动。
- 远嶂晴明近嶂阴:远处的山峰在阳光下显得明亮,而近处则阴暗,体现对比。
- 老桧婆娑方午色:老松树在午后的阳光下轻轻摇动,传递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孤桐摇落忽秋音:孤独的梧桐树发出秋天的落叶声,蕴含了时间的流逝。
- 庭稀雁鹜飞符檄:庭院中稀稀落落的雁鸭像是飞来的信件,暗示着信息的传递。
- 海绝鲸鲵伏斧砧:海中鲸鱼和鲵类躲避在工具的阴影下,暗示生存的艰难。
- 此是老臣聊报国:诗人以老臣自居,表达报国之情。
- 仁声敢谓入人深:质疑自己的仁义之声是否能深入人心,体现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远近山岑的不同天气展现了对比。
- 拟人:老桧和孤桐的摇动,赋予了自然以情感。
- 象征:飞鸟和海中生物象征着国家的动荡和人心的脆弱。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雨”展开,借雨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人心的关怀,体现了深沉的爱国情怀与对社会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岑、南岑:象征东西南北的对比与变化。
- 桧、桐:代表自然与生命的坚韧与孤独。
- 雁鹜:象征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 鲸鲵:代表生存环境的严峻与不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北岑”与“南岑”分别指代什么?
- A) 南北方的天气变化
- B) 山岑的雨水流动
- C) 诗人的个人情感
- D) 诗人对国家的关怀
-
诗中“仁声敢谓入人深”意在表达什么?
- A) 诗人对人心的怀疑
- B) 诗人对仁义的信心
- C) 诗人对国家的赞美
- D) 诗人对自然的观察
答案: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表达田园生活的恬淡与自然。
- 杜甫的《春望》:描绘国家动荡与个人情感的融合。
诗词对比:
- 比较吴潜与李白的山水诗,吴潜更注重细腻的观察和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多以豪放和壮阔见长,二者各有风格,体现出不同的艺术特征。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收录吴潜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古诗词鉴赏指南》: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