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其九 戊午八月二十七日进思堂赏第二木稚》
时间: 2025-04-27 05:56:4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满江红 其九
戊午八月二十七日进思堂赏第二木稚
作者: 吴潜 〔宋代〕
丹桂重开,向此际十分香足。
最好处,云为幕护,雨为膏沐。
树杪层层如宝盖,枝头点点犹金粟。
算人间天上更无花,风流独。
玉坛畔,仙娥簇。
玉梁上,仙翁掬。
叹吾今老矣,两难追逐。
休把淹留成感慨,时闲赏玩时闲福。
怕今宵芳景便凋零,高烧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丹桂盛开的美好时节,桂花香气扑鼻,最美的地方像是云朵做的幕布,雨水如同甘露沐浴着花朵。树梢的层层花朵像宝盖,枝头的花点点如同金色的珠子。人间天上再没有其他花朵可以与之媲美,唯独这里的风流。玉坛旁,仙女们聚集;玉梁上,仙翁在捧月。叹息我如今已老,追逐年轻的时光已是两难。不要让停留变成感慨,应该在此时好好欣赏这份闲适的幸福。担心今晚的美景会凋零,赶紧点燃蜡烛。
注释:
- 丹桂:指的是桂花,因其花色呈红色而称为“丹桂”。
- 云为幕护:比喻云彩像幕布一样保护着桂花,形象地描绘了桂花的美丽。
- 雨为膏沐:雨水滋润花朵,像膏油般滋润,使其更加娇嫩。
- 风流:这里指的是风雅和情趣。
- 玉坛、仙娥、仙翁:这些都是古代神话中描述仙人和神仙的词汇,表明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潜,字景纯,号雪臣,宋代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戊午年八月,正值桂花盛开之际,诗人在进思堂赏桂,感受到花开时的美好与短暂,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满江红》通过对桂花盛开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人生短暂的感慨。诗中描绘的桂花在香气四溢的同时,展现了自然的美丽,而“云为幕护,雨为膏沐”的比喻则生动地体现出花朵在自然环境中的灵动与优雅。通过“算人间天上更无花”的感叹,诗人进一步提升了桂花的独特地位,表示其无与伦比的风采。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不由得感叹自己已老,追逐年轻的时光变得无比艰难,“休把淹留成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尽管岁月如梭,诗人仍希望在这美好的时刻好好享受生活的闲适与幸福。最后一句“怕今宵芳景便凋零,高烧烛”则是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与珍惜,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丹桂重开:再次绽放的桂花,象征着美好的时光。
- 向此际十分香足:此刻桂花的香气格外浓郁,令人陶醉。
- 最好处,云为幕护,雨为膏沐:描绘了桂花的生长环境,显示出自然的恩赐。
- 树杪层层如宝盖,枝头点点犹金粟:形象生动,展现出满树花朵的繁华。
- 算人间天上更无花,风流独:表达了对桂花独特美丽的赞叹。
- 叹吾今老矣,两难追逐:感叹自己的年华已逝,追逐美好变得困难。
- 休把淹留成感慨,时闲赏玩时闲福:劝自己珍惜当下的美好,不要怨念过去。
- 怕今宵芳景便凋零,高烧烛:担心美好的时刻会过去,急于把握当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云比作幕布,雨比作膏沐,形象生动。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的修辞,加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桂花的美丽,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丹桂:象征着美丽、清香与高洁。
- 玉坛、仙娥、仙翁:象征着美好的理想与追求,表示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花是什么花?
- A. 兰花
- B. 玫瑰
- C. 桂花
- D. 菊花
-
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在哪一句?
- A. 丹桂重开
- B. 叹吾今老矣
- C. 玉梁上,仙翁掬
- D. 高烧烛
-
“云为幕护,雨为膏沐”中,“云”和“雨”分别象征什么?
- A. 幕护象征保护,膏沐象征滋润
- B. 幕护象征遮挡,膏沐象征干燥
- C. 幕护象征美丽,膏沐象征伤感
- D. 幕护象征孤独,膏沐象征快乐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满江红》同为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前者更多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后者则结合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表现更为丰富。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