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史司直韵五首》

时间: 2024-09-19 22:16:21

疑怪虚窗彻夜明,晓看积雪与阶平。

虽知乐岁无捐瘠,尚恐祁寒有怨情。

天地浑沦方返朴,国家霈泽正哀惸。

区区甚愿祈三白,只怕人閒忌满盈。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和史司直韵五首

疑怪虚窗彻夜明,晓看积雪与阶平。
虽知乐岁无捐瘠,尚恐祁寒有怨情。
天地浑沦方返朴,国家霈泽正哀惸。
区区甚愿祈三白,只怕人閒忌满盈。

白话文翻译:

我疑惑那虚空的窗户为何彻夜明亮,清晨时分看到积雪覆盖在台阶上。
虽然知道快乐的年份没有捐赠与贫瘠,然而仍然担心严寒会带来怨恨之情。
天地混沌之中方才回归朴素,国家的恩泽正在哀叹与忧愁。
我非常希望能够祈求三白(意指丰收的白色),只怕人们反而忌妒满盈的富足。

注释:

  • 虚窗:指的是窗户透出的光亮,象征着内心的明亮和希望。
  • 阶平:指的是台阶上积雪的平坦,暗示冬季的宁静。
  • 乐岁无捐瘠:乐年没有捐赠与贫瘠,表达出对安乐日子的向往。
  • 祁寒:指的是严寒,寓意着冬季的冷酷。
  • 三白:通常指的是白米、白面、白糖等,象征着丰收与富足。

典故解析:

“天地浑沦”出自《道德经》,意指天地未分之前的混沌状态,强调自然归于朴素的思想。“国家霈泽”意指国家得到恩泽,然而“哀惸”则是对当时社会的忧虑,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关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潜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多以抒情见长,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交织的时期,诗人通过诗作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冬日的景象,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首句“疑怪虚窗彻夜明”引发读者的好奇,虚窗透出的光亮似乎在暗示着内心的希望与追求。接下来“晓看积雪与阶平”则展现出一种宁静的美感,积雪覆盖的台阶象征着冬季的纯洁与安静。

然而,诗人并没有止步于表面的美好,紧接着他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观察:“虽知乐岁无捐瘠,尚恐祁寒有怨情。”这句诗揭示了在享受安乐生活的同时,诗人对未来可能出现的困境充满了忧虑,尤其是对寒冷冬季带来的怨恨。

后半部分“天地浑沦方返朴,国家霈泽正哀惸”进一步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现状的深切关心,混沌的天地状态与国家的恩泽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对比和反思。最后一句“区区甚愿祈三白,只怕人閒忌满盈”表达了诗人对于丰收的渴望,然而对于人性的复杂与忌妒又感到无奈和忧虑。

整首诗在忧虑与希望之间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的关注,充满了哲理和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疑怪虚窗彻夜明:诗人对窗外的光亮产生疑惑,暗示内心的思考与探究。
  2. 晓看积雪与阶平:早晨看到雪景,感受到冬天的宁静与美丽。
  3. 虽知乐岁无捐瘠:虽然知道美好的年份没有贫瘠,但内心仍感到不安。
  4. 尚恐祁寒有怨情:担心寒冷会引发对生活的不满与怨恨。
  5. 天地浑沦方返朴:天地混沌之中回归自然的简单,表达对自然本质的思考。
  6. 国家霈泽正哀惸:国家的恩泽之下,仍隐含忧伤与哀痛。
  7. 区区甚愿祈三白:表达希望丰收的愿望,渴望生活的富足。
  8. 只怕人閒忌满盈:担心人们的嫉妒与忌恨,反映出对人性复杂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乐岁”与“祁寒”的对比,突显出生活中的快乐与不安。
  • 象征:积雪象征纯洁与宁静,虚窗光亮则象征希望与追求。
  • 拟人:将国家的“哀惸”拟人化,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对社会的关怀,以及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诗人在希望与忧虑之间徘徊,体现了对未来的渴望以及对人性复杂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虚窗:象征内心的希望与追求。
  2. 积雪:象征冬季的宁静与纯洁。
  3. 祁寒:象征生活中的挑战与困境。
  4. 三白:象征丰收与富足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虚窗”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窗户的物理结构
    • B. 内心的希望与追求
    • C. 冬季的寒冷
  2. 诗中提到的“三白”指的是什么?

    • A. 三种颜色
    • B. 丰收的象征
    • C. 三个季节
  3. 诗人在诗中对国家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关心与忧虑
    • C. 赞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了对生活的热情与豪放,风格相对奔放,而吴潜则更为内敛,展现了对现实的深刻思考。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杜甫更显沉重,而吴潜在忧虑中仍有希望的光芒。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十九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