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西何总卿》
时间: 2025-01-11 07:50:51意思解释
淮西何总卿
原文展示
频年增灶起边兵,
给饷谁先足万营。
凡有求焉皆越从,
不言功者尚为卿。
朝家岂是无公谇,
叔府如何不动情。
我为栈天天已许,
且将勋业换长生。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为了应对边境的军事需求,增设了许多灶台,给养军队的费用到底是谁先能到位呢?那些有请求的人都得到满足,反而那些不言功劳的人却被尊重为高官。朝廷难道就没有公正之人,叔府又怎能不感动呢?我已经在栈道上许诺了,且愿意用我的功勋来换取长生。
注释
- 频年:指多年来。
- 增灶:增设灶台,多指为军队增设粮食供应点。
- 给饷:指给养军队的费用。
- 万营:指众多的军营。
- 凡有求焉皆越从:意为所有有请求的人都得到满足。
- 不言功者尚为卿:即那些没有说出自己功劳的人反而被尊重为高官。
- 公谇:公正的言辞。
- 叔府:可能指朝廷中有权势的人。
- 栈天:古代指专门用于军事运输的道路。
- 勋业:指功勋与业绩。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陈郁,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创作为主,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风貌及个人情感。
- 创作背景:诗作产生于边境战乱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军事供给问题与官场现象的关注,也折射出当时社会对英雄人物的尊重与对公正的渴望。
诗歌鉴赏
《淮西何总卿》是一首具有社会现实主义色彩的诗作,作者通过描绘边境军事供给的艰难处境,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感慨。诗中提到“频年增灶起边兵”,生动展现了那时的动乱与紧迫感,随后通过“给饷谁先足万营”,表现出对官员责任心缺失的质疑,给人以深思。诗中“凡有求焉皆越从,不言功者尚为卿”,则揭示了官场中对功劳的重视与对人情的冷漠,表现了作者对社会风气的批判。最后“且将勋业换长生”的反思,既是对个人价值的思考,也体现了对永恒的渴望。这首诗不仅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也蕴含着对生命、名利的深刻思考,具有深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频年增灶起边兵:多年来为了应对边境的军事需求,增设了许多灶台。
- 给饷谁先足万营:谁能首先满足众多军营的给养需求?
- 凡有求焉皆越从:所有有请求的人都得到了满足。
- 不言功者尚为卿:那些不言功劳的人反而被尊重为高官。
- 朝家岂是无公谇:朝廷难道就没有公正之人吗?
- 叔府如何不动情:权贵们怎能不为此感动呢?
- 我为栈天天已许:我已经在栈道上许诺了。
- 且将勋业换长生:愿意用我的功勋来换取长生。
-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对仗、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并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描写,使情感更加深刻。
-
主题思想:此诗反映了对当时社会不公的批判,表现了对名利、责任及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展示了诗人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边兵:象征国家的安全与动乱,表达了对战争的关注。
- 灶:代表生活的基础,暗示着民众的生存状况。
- 功业:反映出个人价值与社会地位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淮西何总卿》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陈郁
- C. 杜甫
- D. 苏轼
-
诗中提到“给饷谁先足万营”,这句话主要反映了什么问题?
- A. 军队的士气
- B. 对军队供给的关注
- C. 对战争的厌倦
- D. 对和平的向往
-
“不言功者尚为卿”中“卿”指代什么?
- A. 高官
- B. 普通人
- C. 战士
- D. 平民
答案: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春望》均体现了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
- 诗词对比:与同为描写战争及社会现象的《春望》相比,陈郁的这首诗更侧重于对官场现象的批判,表现出更加直接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