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当涂次池阳崎岖山行石多可爱因用袁席之》
时间: 2025-01-11 11:38:0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平生爱奇石,如见古君子。一卷窗牖间,时复为隐几。兹行池阳路,终日乱山里。道傍石丛生,牛羊乱虎兕。中有篆籀文,鼎彝间罍洗。纵横更簨虡,埋没见追蠡。嗟予心好之,愧恨无能徙。着手为摩挲,却立复睥睨。有似南阳公,可就不可致。是宜米元章,一见辄下拜。徜可从予招,安车更加礼。
白话文翻译:
我从小就喜爱奇石,就像见到古代的君子一样。窗前有一卷书,时常作为我的隐居之所。这次我沿着池阳的路行走,整天在崎岖的山中。路边长满了石头,牛羊在旁走动,甚至还有猛兽。中间还有一些篆书和古代的器物在洗涤。纵横交错的石块,埋没了追逐的踪迹。可叹我内心喜欢这些,却感到无能为力。摸了摸石头,又站立着观察。有些石头像南阳公那样,虽然看见却无法得到。若是米元章在此见到,一定会对我下拜。如果能追随我,安车也要更加礼遇。
注释:
- 奇石:形状奇特的石头。
- 古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 隐几:隐居的桌子,象征清静。
- 篆籀文:古代文字,常用于铭文。
- 鼎彝:古代的器具,象征古老文化。
- 南阳公:指南阳的隐士,象征高洁的品格。
- 米元章:指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可能是古代的名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居安,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幽雅的风格著称。王居安的诗歌常常反映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善于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内心的感受。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王居安游历池阳时,正值其对自然和古文化的向往。通过对奇石的描绘,表达了他对古代文化的敬仰,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歌鉴赏:
王居安的这首诗以“奇石”为主题,表现了诗人与自然、古文化之间的关系。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山中石头的奇特与美丽,流露出诗人对这些奇石的深厚情感。开头以“平生爱奇石”引出主题,接着通过对石头的描述,表现出一种古典的雅趣。诗中提到的“牛羊乱虎兕”与“篆籀文、鼎彝间罍洗”,用以表现自然与文化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古文化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无奈。最后提到的“安车更加礼”,则是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表现出对友谊和尊重的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平生爱奇石,如见古君子:表达了诗人对奇石的热爱,仿佛见到高洁的古代君子。
- 一卷窗牖间,时复为隐几:窗前有书卷,时常作为隐士的生活方式。
- 兹行池阳路,终日乱山里:在池阳的路上,整天在崎岖的山中漫游。
- 道傍石丛生,牛羊乱虎兕:路旁石头丛生,牛羊杂乱,甚至有猛兽。
- 中有篆籀文,鼎彝间罍洗:石中有古文字,如同古器具的洗涤。
- 纵横更簨虡,埋没见追蠡:纵横交错的石块,埋没了追逐的痕迹。
- 嗟予心好之,愧恨无能徙:感叹自己心中喜爱,却感到无能为力。
- 着手为摩挲,却立复睥睨:手指轻轻抚摸,又站起身来观察。
- 有似南阳公,可就不可致:石头如同南阳公,虽然见到却无法拥有。
- 是宜米元章,一见辄下拜:若是米元章在此,见到一定会下跪拜。
- 徜可从予招,安车更加礼:如果能跟随我,安车也要更加礼遇。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奇石比作古君子,表现其高洁。
- 拟人:石头被描绘得如同有生命般,表现诗人的情感。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音韵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古文化的敬仰,反映出一种追求理想、渴望美好生活的情感。同时,诗中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矛盾,形成了深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奇石:象征自然的奇特与美丽。
- 古君子:象征高洁品德。
- 篆文:代表古文化的传承。
- 牛羊:象征自然的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奇石”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古代文化
- C. 诗人的情感
- D. 以上皆是
-
诗人将奇石比作古君子,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失落
- B. 敬仰
- C. 忧伤
- D. 无奈
答案:
- D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居安则更加强调古文化的传承与个人情感的交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居安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