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因上人三首》
时间: 2025-04-28 02:00: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枰兰若复谁家,坐见羲和下日车。
燥吻未濡莲社酒,枯肠空搅玉川茶。
摇风绿竹初翻箨,过雨红葵甚放花。
得句至今频示我,安能郁郁久兹耶。
白话文翻译:
在这片兰若中,究竟是哪个人家呢?我坐在这里,看着羲和驾着日车缓缓而下。
干燥的吻还未沾湿莲社的酒,空虚的肠胃搅拌着玉川的茶。
微风摇曳中,绿竹初展新叶,经过雨水的洗礼,红葵花开得特别艳丽。
你传递给我的诗句至今还时常让我想起,怎么能让我长久地郁郁寡欢呢?
注释:
- 兰若:指兰草生长的地方,常用来形容清幽之地。
- 羲和:古代神话中的太阳神,负责驾驭太阳车。
- 燥吻:干燥的嘴唇,形容口渴。
- 莲社酒:指用莲花制作的酒,象征清雅。
- 玉川茶:指上等的茶,具有高贵的意味。
- 摇风绿竹:描绘竹子在风中摇曳,生动形象。
- 过雨红葵:经过雨水滋润的红葵花,生机盎然。
- 郁郁:形容忧郁或心情沉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之道,宋代诗人,其一生较少被记载,主要以诗歌创作为主,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内心情感。他的作品常反映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细腻感受。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作者游历间,目睹自然之美,感受到内心的感慨与孤独,抒发了对生活的思考与对诗句的珍视。
诗歌鉴赏:
《和因上人三首》是一首表现诗人内心感受和自然景观的诗作。首先,诗人在开篇用“兰若”引入了一种幽静的意境,令人联想到清幽的寺庙,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羲和的日车象征太阳的升起,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燥吻未濡莲社酒,枯肠空搅玉川茶”则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既渴求美酒,也渴望精神的寄托。
随着诗句的深入,自然景物的描写逐渐丰富,绿竹与红葵的生动描绘,展现出生命的蓬勃与希望。通过“摇风绿竹初翻箨,过雨红葵甚放花”,诗人将自然的变化与内心的情感结合,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最后,诗人感叹于友人所传递的诗句,这些诗句成为他心灵的寄托,使他在孤独中不至于感到压抑,反而增添了一份生机。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与生动的自然景象交织中,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艺术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枰兰若复谁家:诗人开头设问,表达对幽静之地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对“家”的思考。
- 坐见羲和下日车:通过羲和的日车,反映出时间的流逝,暗示着生命的短暂。
- 燥吻未濡莲社酒:表现了口渴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空虚。
- 枯肠空搅玉川茶:茶的“玉川”象征着高雅,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得到寄托。
- 摇风绿竹初翻箨:描绘竹子在风中摇曳,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 过雨红葵甚放花:借助雨后红葵的盛开,传达出生命的强韧与希望。
- 得句至今频示我:表达出友人所传递诗句的珍贵,成为诗人内心的慰藉。
- 安能郁郁久兹耶:最终以感叹句结束,显示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羲和下日车”将时间比作日车,生动形象。
- 对仗:如“摇风绿竹”与“过雨红葵”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摇风绿竹”赋予竹子以人的特征,增强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面对自然的感悟与对生活的思考,表达了对友谊与艺术的珍视。在孤独中寻求精神的慰籍,在自然中获得生命的启迪。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兰若:象征清幽与宁静,代表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羲和:象征时间与生命的流逝,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莲社酒:代表清雅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 绿竹与红葵:象征生命的蓬勃和自然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王之道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元代 -
诗中“羲和下日车”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A. 友情
B. 时间的流逝
C. 爱情
D. 自然的美 -
“燥吻未濡莲社酒”中“燥吻”指的是什么? A. 饮酒后的状态
B. 干燥的嘴唇
C. 诗人的孤独
D. 自然的干燥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王之道的《和因上人三首》都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但王维更侧重于表达个人的隐逸情怀,而王之道则是在孤独中寻找对友人和艺术的寄托。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王之道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