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通玄观道士竹乡》

时间: 2025-01-22 05:34:55

通玄道士苦修行,坐见桑田几变更。

云屋苔封烧药灶,风林花落煮茶铛。

休粮剩有青松啖,却老应无白发生。

月满竹乡乘鹤去,欲邀子晋学吹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通玄道士苦修行,坐见桑田几变更。
云屋苔封烧药灶,风林花落煮茶铛。
休粮剩有青松啖,却老应无白发生。
月满竹乡乘鹤去,欲邀子晋学吹笙。

白话文翻译:

通玄道士苦心修行,坐在这里看着桑田几度变迁。
云间的屋子苔藓封住了烧药的灶台,微风中树林花落,正煮着茶。
剩下的粮食只有青松可以啖食,但他年老的时候却应没有白发。
月亮满了竹乡,他乘鹤而去,想邀请子晋一起学习吹笙。

注释:

  • 通玄道士:指修道者,通晓道理的隐士。
  • 桑田:原指桑树和田地,后用以比喻时光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
  • 云屋:指云雾中的房屋,隐喻清幽的环境。
  • 苔封:苔藓覆盖,表明时间的久远与静谧。
  • 青松啖:青松可作食物,暗示道士的简朴生活。
  • 白发生:形容年老白发,常用来表示衰老。
  • 月满竹乡:月亮圆满,竹乡宁静,象征诗意的归属。
  • 子晋:指的是春秋时期的乐师,象征着艺术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庚,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作品多与道教、自然、隐逸生活相关。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道教思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道士修行的环境中写成,反映了道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表达了对道教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赠通玄观道士竹乡》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道士通玄的修行生活。诗的开头以“苦修行”引入,强调了道士修行的艰辛与执着,接着通过“坐见桑田几变更”一语,借助桑田的变化,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世事的变迁。此处不仅仅是对道士内心世界的描绘,更是对世俗生活的深刻反思。

诗中“云屋苔封烧药灶,风林花落煮茶铛”一联,营造出一种宁静的修行氛围,体现了道士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此种生活方式,不追求奢华,而是选择简朴,似乎暗示着一种超然的境界。

后两联则引入了对老年与友谊的思考。“休粮剩有青松啖,却老应无白发生”不仅表达了道士的简单生活,也暗示着长生不老的渴望。而最后一句“月满竹乡乘鹤去,欲邀子晋学吹笙”,则展现了道士对艺术与友谊的追求,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

整首诗在意境上超脱,强调了道教的思想与对自然的归属感,令人向往并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通玄道士苦修行:道士在默默修行,强调了修行的艰辛。
  2. 坐见桑田几变更:时光流逝,桑田变迁,暗示生命的无常。
  3. 云屋苔封烧药灶:道士的居住环境清幽,岁月久远,体现出简约的生活方式。
  4. 风林花落煮茶铛:自然的声音与茶的香气,传达出一种恬静的生活状态。
  5. 休粮剩有青松啖:道士的饮食简单,青松成为唯一的食物。
  6. 却老应无白发生:虽然道士年纪渐长,但没有白发,象征着修行的成效。
  7. 月满竹乡乘鹤去:在圆月之夜,道士乘鹤而去,象征着超脱的境界。
  8. 欲邀子晋学吹笙:希望能与朋友一起享受音乐,展现友好的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桑田几变更”比喻时间的流逝。
  • 拟人:把自然景物赋予情感,如“风林花落”。
  • 对仗:全诗用词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教修行的赞美、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长生不老和友谊的向往,展现了诗人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道士:象征修道与追求真理的人。
  • 桑田:象征时间的流逝。
  • 云屋:象征隐逸的生活状态。
  • 青松:象征坚韧与长青。
  • :象征宁静与圆满。
  • :象征长寿与超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通玄道士”是指什么样的人?

    • A. 普通农民
    • B. 修道者
    • C. 学者
  2. “桑田几变更”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自然的美丽
    • B. 时间的流逝
    • C. 人生的艰辛
  3. 诗中提到的“青松”象征着什么?

    • A. 富贵
    • B. 坚韧
    • C. 快乐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早发白帝城》:李白

诗词对比:

  • 李白的《月下独酌》与黄庚的《赠通玄观道士竹乡》都以月亮为意象,但李白更注重个体情感的抒发,而黄庚则更侧重于道教的理想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道教文化研究》
  • 《黄庚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