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乡子 送春》
时间: 2025-01-10 23:08:5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寂寞锁罗帏。愁看雕梁燕子飞。九十韶光今已尽,春归。一望庭前花影稀。皓魄自生辉。万籁无声烟雾迷。乍见杨花飘紫陌,轻微。忽有薰风吹我衣。
白话文翻译:
在寂寞的帷帐中,愁苦地望着雕梁上飞翔的燕子。九十年的青春时光如今已经过去,春天也归去无踪。望向庭前,花影稀疏,显得十分冷清。明月自有光辉,万物寂静,烟雾弥漫。忽然见到杨花在紫色的陌上轻轻飘舞,微风阵阵,吹拂着我的衣衫。
注释:
- 锁罗帏:指紧闭的帷帐,形容孤独的环境。
- 雕梁燕子:雕刻精美的梁上,燕子飞翔,表现春天的气息。
- 九十韶光:指人生的青春时光,意指岁月流逝。
- 皓魄:指明亮的月亮。
- 万籁无声:形容四周极为安静。
- 杨花:杨树的花,常用来象征春天的到来。
- 薰风:温暖的春风。
典故解析:
- 九十韶光:古语中常用"韶光"来形容青春,强调时间的流逝。
- 燕子:在中国文化中,燕子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温暖,也常被视为幸福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汭,清代诗人,生于明末,崇尚自然与清新,作品多以抒情见长,情感细腻,擅长描绘自然之美。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季,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春天的向往。正值春风送暖之时,诗人感受到季节变换带来的悲伤与希望。
诗歌鉴赏:
《南乡子 送春》描绘了春天离去带来的孤独与惆怅。诗的开头“寂寞锁罗帏”充满了孤独的气息,紧接着通过“愁看雕梁燕子飞”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诗人以燕子作为春天的象征,飞翔的燕子让人想到生机与希望,但此刻的他却感到无尽的忧伤。
接下来的“九十韶光今已尽,春归”更是直白地诉说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似乎在感叹自己青春的消逝与春天的去往。庭前花影稀疏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给人一种空寂的感觉。
“皓魄自生辉”与“万籁无声烟雾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明亮的月亮照亮了夜空,却无法驱散内心的孤独。最后两句“乍见杨花飘紫陌,轻微。忽有薰风吹我衣”,一丝春风的来临,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气息,虽有轻微的春风,但内心的惆怅依旧挥之不去。
整首诗在感叹时光流逝的同时,传达了对春天的深切怀念与对自然轮回的哲思,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与独特的观察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寂寞锁罗帏”:孤独的环境。
- “愁看雕梁燕子飞”:对春天的渴望与无奈。
- “九十韶光今已尽,春归”:感叹青春与春天的逝去。
- “一望庭前花影稀”:庭前花少,显得冷清。
- “皓魄自生辉”:月亮照亮夜空。
- “万籁无声烟雾迷”:四周宁静,环境朦胧。
- “乍见杨花飘紫陌,轻微”:春的气息在微风中悄然来临。
- “忽有薰风吹我衣”:春风的轻柔感触。
-
修辞手法:
- 拟人:如“皓魄自生辉”,让月亮似乎有了生命。
- 对仗:如“万籁无声烟雾迷”,对称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燕子、杨花等意象生动表达了春天的主题。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情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春天的渴望,表达了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意象分析:
- 燕子: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 杨花:春天的象征,轻盈而美丽。
- 明月:象征光辉与孤独。
- 微风:象征春天的温暖与生命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雕梁燕子”象征什么? A. 冬天 B. 春天 C. 秋天 D. 夏天
-
“九十韶光今已尽”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慨? A. 时光流逝 B. 友情的失去 C. 自然的变化 D. 爱情的变迁
-
诗中“皓魄自生辉”中的“皓魄”指的是? A. 太阳 B. 明月 C. 星星 D. 灯光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春宵》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春宵》:同样描绘春天的美好与宁静,却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
- 《春望》: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怀,虽同为春天,却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