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邓尉山》
时间: 2025-01-26 01:56:42意思解释
游邓尉山
原文展示:
停桡费家湖,山翠围几重。
舍舟事筇屦,渐入香林中。
邓山峙湖滨,峰势高巃嵷。
三万六千顷,湖流浸长空。
花外见晴雪,花里闻香风。
朝烟而夕月,泠泠沁心胸。
不憩上竹阁,恍然睹支公。
趺坐鸣蒲牢,如吼苍龙。
清音应虚谷,馀响入深松。
忆昨西溪宿,醒时闻此钟。
白话文翻译:
在家湖泊停桨,青山环绕几层。
放舟步行入林,渐渐走入香气扑鼻的树林中。
邓山矗立在湖边,峰峦高耸险峻。
三万六千顷的湖面,水流浸润着长空。
花丛之外可以看到晴天的雪,花丛里可以听到香风的声音。
早晨的烟雾和傍晚的月光,清凉悄然沁入心胸。
不在竹阁上歇息,恍惚间仿佛看见了支公。
坐着听那蒲牢的鸣声,像苍龙在吼叫。
清脆的声音应和着虚空的山谷,余韵飘入深松之中。
忆起昨晚在西溪的住宿,醒来时听见这钟声。
注释:
字词注释:
- 停桡:停下划桨。
- 筇屦:筇竹制成的拐杖和草鞋。
- 峙:矗立、屹立。
- 巃嵷:形容山峰高耸、险峻。
- 顷:面积单位,一顷约等于666.67平方米。
- 泠泠:清凉、清脆的样子。
- 趺坐:坐下,通常指盘腿坐。
- 蒲牢:一种乐器的声音,这里形容悠扬的鸣声。
典故解析:
- 支公:可能指的是古代的隐士,象征着与自然的和谐。
- 西溪:古代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常被文人墨客吟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蓨,清代诗人,生于江南,作品以山水田园诗见长。其诗作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世繁华的淡泊,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此诗显然是在旅行途中所作,描绘了邓尉山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融合了对山水的描写和内心的感悟,反映出清代文人追求自然、超越世俗的理想。
诗歌鉴赏:
《游邓尉山》是一首描绘自然山水的诗,诗人在游历过程中,细腻地捕捉到自然的美与宁静。全诗开篇以“停桡费家湖”引入,勾勒出诗人停舟于湖的画面,接着用“山翠围几重”描绘周围的层峦叠嶂,生动而形象。
诗中有许多意象,如“晴雪”、“香风”,不仅显示了自然的美丽,更传达出一种宁静和和谐的氛围。“朝烟而夕月”一句,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色的变化,带给人一种悠然自得的心境。
在后半部分,诗人对美景的感受越发深刻,尤其是“趺坐鸣蒲牢”的描写,展现了与自然的融洽。诗人以“清音应虚谷,馀响入深松”将音乐与自然相结合,表现了音乐的清幽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意境引导读者进入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一句“忆昨西溪宿”则回归到个人的经历,表现出诗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怀旧与惆怅。这首诗不仅仅是对邓尉山美景的描绘,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与自然情怀的表达。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停桡费家湖:诗人描写自己在湖上停下船桨,准备开始游历,暗示一段新的旅程的开始。
- 山翠围几重:周围青山环绕,层层叠叠,增强了环境的立体感。
- 舍舟事筇屦:放下舟船,带着拐杖和草鞋,逐渐深入树林,表现出一种融入自然的态度。
- 渐入香林中:进入香气四溢的树林,感受自然的芬芳。
- 邓山峙湖滨:邓山高耸于湖边,形成了一幅壮丽的画面。
- 峰势高巃嵷:形容山峰的险峻和高耸,增强了自然的气势。
- 三万六千顷:湖面广阔,给人一种辽阔的感觉,象征着包容与无边。
- 湖流浸长空:湖水与天空交融,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 花外见晴雪:在花丛外看见阳光下的雪,展现出景色的多样性。
- 花里闻香风:在花丛中感受到香气,表现出自然的魅力。
- 朝烟而夕月:早晨的烟雾和黄昏的月光,描绘出时间的变化。
- 泠泠沁心胸:清凉的感觉浸润心田,表现出诗人的清新感受。
- 不憩上竹阁:没有在竹阁上休息,表示诗人不愿停留于此,渴望更深的体验。
- 恍然睹支公:似乎看见了隐士支公,体现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趺坐鸣蒲牢:坐下听蒲牢的鸣叫,表现出与自然的和谐。
- 如吼苍龙:形容声音的雄壮,增强了自然的气息。
- 清音应虚谷: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中,表现出音乐与自然的共鸣。
- 馀响入深松:余音飘入深松之间,显示出空间的辽阔与静谧。
- 忆昨西溪宿:忆起昨晚在西溪的住宿,带有一丝怀念之情。
- 醒时闻此钟:醒来时听到钟声,渗透出一种宁静与悠然。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山水与心情相结合,如“如吼苍龙”形象生动地表现了声音的雄伟。
- 拟人:通过“清音应虚谷”表现声音的灵动,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朝烟而夕月”,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邓尉山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感受到心灵的宁静与清新,反映出清代文人对生活的追求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湖:象征着宁静与宽广,代表了大自然的包容。
- 山:象征着坚定与高耸,表现出自然的伟岸。
- 花:代表着生命的美丽与芬芳,增添了诗的生动感。
- 雪:象征着纯洁与清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月: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内心的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游玩的地方是哪个山?
A. 黄山
B. 邓尉山
C. 泰山
D. 华山 -
诗中提到的乐器名称是什么?
A. 笛子
B. 二胡
C. 蒲牢
D. 琵琶 -
诗中描述的时间变化是通过哪两个意象体现的?
A. 日出日落
B. 朝烟与夕月
C. 雾与雪
D. 风与雨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山水与内心感受,展现出隐逸生活的情怀。
- 李白《庐山谣》: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自由的向往。
诗词对比:
- 陆蓨《游邓尉山》与王维《山居秋暝》对比:两者均描绘自然景色,前者更注重湖光山色的描写,后者则强调秋季的宁静与深邃。陆蓨的诗歌更为细腻,而王维则更具意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山水诗的文化内涵》
- 《陆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