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城路 小春念八日,偕友人游望丛祠感赋》
时间: 2025-01-11 10:14: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小春念八日,偕友人游望丛祠感赋
蚕丛柏灌初开国。遗基又承杜宇。
鳖墓云封,鹃城日朗,俊游合携俊友。
魂归何处。只三径烟霞,几堆尘土。
翠筱红墙,行人凭吊自来去。
当年群雄角逐,有君臣揖让,明农治水。
运继唐虞,功希禹稷,西蜀山河永固。
淳风已古。笑五季六朝,中原割据。
称帝称王,天下遂多事。
白话文翻译:
在小春的八日,我与朋友一起游览丛祠,感慨而作。这片土地是蚕丛和柏树初开时建立的,遗留下的基业又承载着杜鹃的声音。鳖墓被云雾笼罩,鹃城阳光明媚,俊雅的游人们相互邀请。我的灵魂又归往何处呢?只留下三条小径的烟霞,几堆尘土。翠竹围绕着红墙,路过的行人凭吊,来来去去。曾几何时,群雄争斗,有君臣互相让步,明智的农民治理水患。继承了唐虞的运势,功业仰赖于大禹、稷的成就,西蜀的山河将永远稳固。淳厚的风俗已经久远。对五季六朝的嘲笑,在中原的割据中,称帝称王,天下因此多事。
注释:
- 小春:指农历二月,春季的开始。
- 丛祠:指祭祀用的庙宇。
- 蚕丛:古地名,传说中的蚕丛是与蚕有关的地方。
- 杜宇:传说中的一种鸟,鸣叫声如杜鹃。
- 鳖墓:传说中的一个墓地,象征古代的英雄。
- 鹃城:指杜鹃鸟鸣叫的地方,寓意春天的到来。
- 群雄角逐:指历史上诸侯之间的争斗。
- 唐虞:古代的贤明君主,象征理想的政治。
- 禹稷:大禹和稷的成就象征着治理和农业。
- 五季六朝:指历史上不同的朝代和季节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炳灵,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的诗歌常常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春季,诗人与友人游览丛祠,怀古抒怀,表达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敬仰与反思,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变迁的关注。
诗歌鉴赏:
李炳灵的《台城路》通过描绘春日游览的场景,带出了对历史的深思。整首诗从游览的快乐出发,逐渐转向对古代英雄的追忆。诗中提到的“蚕丛柏灌初开国”,体现了对古国的赞美和对历史的依恋。诗人以“魂归何处”感叹历史的短暂与变迁,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沉思的情绪。通过对“君臣揖让”和“明农治水”的描写,诗人既赞美了古代的明君贤相,又在反思现实中社会的动荡与不安。“运继唐虞,功希禹稷”,则是对理想政治的渴望与对历史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小春念八日,偕友人游望丛祠感赋:春天的八日,我和朋友一起游览丛祠,感慨而作。
- 蚕丛柏灌初开国:这片土地是蚕丛和柏树初开时建立的,象征着开国的伟业。
- 遗基又承杜宇:遗留下的基业又承载着杜鹃的声音,寓意传承与延续。
- 鳖墓云封,鹃城日朗:鳖墓被云雾笼罩,鹃城在阳光下明媚,形成鲜明的对比。
- 俊游合携俊友:俊雅的游人们相互邀请,体现了友谊与交流。
- 魂归何处:我的灵魂又归往何处,表达对历史与生死的思考。
- 只三径烟霞,几堆尘土:只留下几条小径的烟霞与尘土,象征着历史的渺小。
- 翠筱红墙,行人凭吊自来去:翠竹围绕着红墙,路过的行人凭吊,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
- 当年群雄角逐,有君臣揖让,明农治水:曾几何时,群雄争斗,君臣互相让步,体现历史的荣耀与智慧。
- 运继唐虞,功希禹稷,西蜀山河永固:继承了唐虞的运势,功业仰赖于大禹、稷的成就,表现出历史的传承。
- 淳风已古:淳厚的风俗已经久远,感慨时光的流逝。
- 笑五季六朝,中原割据:对历史上多次割据的讽刺与嘲笑。
- 称帝称王,天下遂多事:称帝称王,导致天下多事,表达对政治动荡的不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和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诗意。
- 对仗:如“魂归何处”与“只三径烟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排比的方式,强调历史的变迁与无常。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反映了对过往辉煌的怀念与对现实乱象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蚕丛:象征着开国与繁荣。
- 杜宇:代表着春天和生机。
- 鳖墓:象征历史的英雄与悲情。
- 鹃城:春天的代表,象征着生命力。
- 三径烟霞:表现出历史的渺小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杜宇”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鸟
- B. 一种植物
- C. 一种建筑
- D. 一种果实
-
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态度是:
- A. 赞美
- B. 轻蔑
- C. 忽视
- D. 反感
-
诗中提到的“君臣揖让”体现了什么?
- A. 权力的争夺
- B. 和谐的政治关系
- C. 民众的困苦
- D. 个人的抱怨
答案:
- A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李白的《将进酒》与李炳灵的《台城路》,前者强调个人的豪情与对生活的奔放,后者则更侧重历史的回顾与哲思,二者在情感表达与主题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李炳灵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