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泸州发船,王云巢携翠容相送》

时间: 2025-02-04 13:37:22

莫道留春无计,君来有计留春。

翠容烟黛隔花颦。

隐隐遥山远映。

载酒春江画舫,题诗红泪罗襟。

江头离别一何频。

醉倒柳昏花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莫道留春无计,君来有计留春。
翠容烟黛隔花颦。隐隐遥山远映。
载酒春江画舫,题诗红泪罗襟。
江头离别一何频。醉倒柳昏花瞑。

白话文翻译:

不要说留住春天没有办法,你的到来就有留住春天的办法。
你的美丽如烟似黛,隔着花朵微微皱眉。远处的山影隐隐绰绰。
在春江上乘船载酒,题诗时红泪洒在衣襟上。
在江头的离别如此频繁,真是醉倒在柳树昏黄、花朵沉寂的时刻。

注释:

  • 莫道:不要说。
  • 留春无计:留住春天没有办法。
  • 君来有计留春:你来就是留住春天的办法。
  • 翠容:美丽的容颜。
  • 烟黛:形容容颜如烟霞般的美丽。
  • 隔花颦:隔着花朵微微蹙眉。
  • 载酒春江画舫:在春江上乘坐画舫,载着酒。
  • 题诗红泪罗襟:写诗时泪水沾湿了衣襟。
  • 江头离别一何频:在江边的离别何其频繁。
  • 醉倒柳昏花瞑:在柳树昏黄、花朵沉寂的时刻醉倒。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端甫,号山谷,明代著名文学家,擅长诗词、散文等多种文体。他的作品常表现出对社会与人生的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创作背景:

《西江月》创作于杨慎年轻时,正值他赴泸州任职期间。诗中表现他与友人分别时的情感,充满了对春天和美好时光的留恋,反映了当时官场生活的复杂与离别的情愫。

诗歌鉴赏:

这首《西江月》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离别的无奈与惆怅。诗的开头便以“莫道留春无计”引入,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接着,诗人描绘了友人的美丽容颜,表现出一种情感上的依恋与不舍。“翠容烟黛隔花颦”展现了友人如烟似黛的迷人形象,令人在欣赏美的同时也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后半部分则通过饮酒作诗的场景,表现了离别的沉重与无奈。“载酒春江画舫,题诗红泪罗襟”一句,诗人醉酒作诗,泪水沾湿了衣襟,展现了情感的真挚与深沉。最后一句“醉倒柳昏花瞑”则是情感的高潮,醉倒在柳树和沉寂的花朵之间,意味深长,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是一种对现实无奈的感叹。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表现了作者对友人、春天以及离别的复杂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莫道留春无计,君来有计留春:反驳了“留春无计”的观点,认为朋友的到来就是留住春天的办法,展现对友人的期待与珍视。
  2. 翠容烟黛隔花颦:描绘朋友的美丽与优雅,表达了对其的欣赏。
  3. 隐隐遥山远映:远处的山影隐约可见,增添了诗的层次感与空间感。
  4. 载酒春江画舫,题诗红泪罗襟:通过饮酒作诗的场景,表现了离别的惆怅与感伤。
  5. 江头离别一何频,醉倒柳昏花瞑:以离别的频繁与醉倒的情景,强调了离别带来的痛苦与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翠容烟黛”,用烟与黛比喻美丽,形象生动。
  • 拟人:如“醉倒柳昏花瞑”,将柳树与花赋予了情感。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工整,形成了对称的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离别的无奈,表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结,传达了对友人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翠容:代表着美丽与青春。
  • 江水:象征着流逝的时光与离别的哀伤。
  • :象征着欢愉与悲伤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君来有计留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时间的无奈
    • B. 对友人的珍视
    • C. 对春天的失望
    • D. 对离别的恐惧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红泪罗襟”,表示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翠容”指的是朋友的美丽容颜。 (对/错)

答案:

  1. B
  2. 离别的伤感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李白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西江月》均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离别的情感,但李白的作品更侧重于自然之美与个人情感的融合,而杨慎的诗则更突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