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牟大卿》

时间: 2025-04-27 06:04:43

自开黄叶径,城郭有山林。

老失相如璧,贫嗟靖节琴。

青天庭树在,白发镜尘深。

欲叩黄唐事,寥寥千载心。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访牟大卿

作者: 任士林 〔元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自开黄叶径,城郭有山林。
老失相如璧,贫嗟靖节琴。
青天庭树在,白发镜尘深。
欲叩黄唐事,寥寥千载心。

白话文翻译:

我独自走上那黄叶铺成的小径,城墙外有山有林。
年老时失去了相如的美玉,贫穷中感叹靖节的琴声。
青天之下,庭院中的树木依然存在,而我的白发在镜子中愈显苍老。
想要叩问黄唐的往事,却只剩下寥寥的心事,千载的思念。

注释:

  • 黄叶径: 指秋天落叶的小路,象征时光流逝。
  • 相如璧: 典出司马相如的美玉,象征珍贵的友谊或美德。
  • 靖节琴: 指琴声,靖节指的是一种高雅的品德或情操。
  • 青天庭树: 表示依然存在的自然景象,象征不变的事物。
  • 镜尘: 指镜子上的尘埃,象征岁月的沧桑。

典故解析:

  • 相如璧: 司马相如是汉代著名的辞赋家,其璧象征着珍贵和美好,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 靖节: 是指古代文人高洁的品格,代表作者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任士林,元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以清新脱俗和情感丰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 创作背景: 本诗写作于任士林晚年,他在经历了人生的起伏后,回顾往事,感慨时光流逝,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自开黄叶径”,暗示着秋天的到来,象征着人生的衰老和岁月的流逝。接下来的句子“老失相如璧,贫嗟靖节琴”则将个人的失落和社会的变迁相结合,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反思。最后两句“青天庭树在,白发镜尘深”则通过自然与人的对比,呈现出一种无奈的感伤,诗人希望能通过对历史的追问来解答内心的孤独,但最终只留下寥寥心事,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无情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自开黄叶径”:我独自走上秋天落叶的小路,暗示孤独的心境。
    • “城郭有山林”:城墙外的自然环境,象征内心的宁静与世俗的喧嚣。
    • “老失相如璧”:年老时失去了珍贵的友谊或理想。
    • “贫嗟靖节琴”:在贫困中感叹高洁品格和优雅的艺术。
    • “青天庭树在”:自然依旧存在,暗示对不变事物的向往。
    • “白发镜尘深”:岁月的沧桑,白发映照出时间的痕迹。
    • “欲叩黄唐事”:想要追问历史的往事。
    • “寥寥千载心”:千载的思念只剩下寥寥几句,表达无奈和孤独。
  • 修辞手法:

    • 对比:自然与人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
    • 象征:黄叶、白发象征时光的流逝。
    • 隐喻:通过自然景象隐喻内心的感受。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事的怀念。

意象分析:

  • 黄叶: 象征衰老和时光的流逝。
  • 城郭: 代表世俗的繁华与喧嚣。
  • 相如璧: 代表珍贵的友谊与理想。
  • 靖节琴: 反映文人高洁的情操与追求。
  • 青天庭树: 象征不变与永恒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叶径”象征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时光的流逝
    • C. 自然的繁荣
  2. 诗中提到的“相如璧”是指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珍贵的友谊
    • C. 古代的建筑
  3. 诗人对历史的情感是?
    • A. 怀念与感伤
    • B. 冷漠与无所谓
    • C. 激动与愤怒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春望》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 任士林与李白的作品在表现个人情感上都很细腻,但李白更倾向于豪放,任士林则更注重内心的细腻感受。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任士林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元代文学与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