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羃翠庭》

时间: 2025-01-11 06:06:36

群木上参天,清阳并为一。

炎曦无路来,不废风月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羃翠庭 曾几 〔宋代〕 群木上参天,清阳并为一。 炎曦无路来,不废风月入。

白话文翻译:

群木高耸入云天,清新的阳光汇聚成一片。 炎热的阳光无法穿透,风和月依然可以进入。

注释:

  • 羃翠庭:指庭院中树木茂密,形成一片翠绿的景象。
  • 群木:指众多的树木。
  • 清阳:清新的阳光。
  • 炎曦:炎热的阳光。
  • 风月:指自然的风和月,也象征着诗意和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子舆,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树木茂密的庭院,通过对比炎热的阳光和清新的风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作者隐居或闲居时期,当时他可能正享受着与自然亲近的宁静生活,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树木茂密的庭院。首句“群木上参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树木的高大,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第二句“清阳并为一”,则通过比喻,将清新的阳光比作汇聚成一片的光芒,增强了画面的美感。后两句“炎曦无路来,不废风月入”,通过对比炎热的阳光和清新的风月,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群木上参天”:描绘了树木高耸入云的景象,通过“参天”一词,增强了树木的高大感。
  2. “清阳并为一”:将清新的阳光比作汇聚成一片的光芒,通过“并为一”的表达,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3. “炎曦无路来”:通过“无路来”的表达,形象地描绘了炎热的阳光无法穿透树木的情景。
  4. “不废风月入”:通过“不废”一词,表达了尽管炎热的阳光无法进入,但清新的风和月依然可以进入的情景。

修辞手法:

  • 夸张:通过“参天”一词,夸张地描绘了树木的高大。
  • 比喻:通过“清阳并为一”的表达,将清新的阳光比作汇聚成一片的光芒。
  • 对比:通过“炎曦无路来”和“不废风月入”的对比,突出了清新的风和月的美好。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树木茂密的庭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通过对比炎热的阳光和清新的风月,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群木:象征着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 清阳:象征着清新和美好。
  • 炎曦:象征着炎热和不适。
  • 风月:象征着诗意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A. 曾几 B. 苏轼 C. 李白 D. 杜甫
  2. “群木上参天”中的“参天”是什么意思? A. 参拜天空 B. 高耸入云 C. 参与天空 D. 参观天空
  3. “清阳并为一”中的“并为一”是什么意思? A. 合并成一个 B. 并排成一个 C. 并列成一个 D. 并肩成一个
  4. “炎曦无路来”中的“无路来”是什么意思? A. 没有路来 B. 无法进入 C. 没有来路 D. 无法到来
  5. “不废风月入”中的“不废”是什么意思? A. 不废弃 B. 不废除 C. 不废止 D. 不废掉

答案:

  1. A
  2. B
  3. A
  4. B
  5.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题西林壁》: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秋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曾几的《羃翠庭》与苏轼的《题西林壁》: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曾几的诗更注重对树木茂密景象的描绘,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整体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几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
  • 《苏轼诗选》:收录了苏轼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风和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