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暑 曾几 〔宋代〕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白话文翻译:
烈日何时才能消逝,清凉的风无处可寻。 书籍随意堆放在枕边,瓜果在水中随意浮沉。 兰草和若草静静地生长,茅屋深深地隐匿。 在这样的酷热中,更应该珍惜每一寸光阴。
注释:
- 赤日:指炎热的太阳。
- 清风:清凉的风。
- 经书:指书籍。
- 枕籍:堆放在枕边。
- 瓜李:指瓜果。
- 漫浮沉:随意浮沉。
- 兰若:指兰草和若草。
- 茅茨:指茅屋。
- 炎蒸:酷热。
- 分阴:指时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1084-1166),字子舆,号茶山居士,南宋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之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在酷暑中的生活状态和对时间的珍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大暑时节,作者通过描绘酷热的天气和自己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清凉的渴望和对时间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大暑时节的酷热为背景,通过描绘赤日、清风、经书、瓜李等意象,展现了作者在炎热中的生活状态。诗中“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表达了作者对清凉的渴望,而“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则描绘了作者随意的生活态度。后两句“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深远的意境。最后一句“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则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在酷热中更应珍惜时间的思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首句通过“赤日”和“清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清凉的渴望。
-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第二句描绘了作者随意的生活状态,书籍和瓜果都随意放置。
-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第三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宁静深远的意境。
-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最后一句点明了主题,表达了在酷热中更应珍惜时间的思想。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赤日”和“清风”的对比,突出了酷热和清凉的反差。
- 拟人:“兰若静复静”中的“静复静”赋予了兰草和若草以人的情感。
- 对仗:“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在酷热中更应珍惜时间的思想。通过描绘酷热的天气和自己的生活状态,作者传达了对清凉的渴望和对时间的珍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赤日:炎热的太阳,象征酷热。
- 清风:清凉的风,象征清凉和舒适。
- 经书:书籍,象征知识和文化。
- 瓜李:瓜果,象征随意和自然。
- 兰若:兰草和若草,象征宁静和深远。
- 茅茨:茅屋,象征隐逸和深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赤日几时过”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渴望? A. 清凉 B. 知识 C. 隐逸 D. 时间
-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描绘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严谨 B. 随意 C. 忙碌 D. 深邃
-
诗中“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传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热闹 B. 宁静 C. 深邃 D. 随意
-
诗的最后一句“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表达了什么主题? A. 珍惜时间 B. 渴望清凉 C. 热爱自然 D. 隐逸生活
答案:1. A 2. B 3. B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宁静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夏夜叹》:通过描绘夏夜的酷热,表达了作者对清凉的渴望。
诗词对比:
- 曾几《大暑》与王维《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表达了对酷热的感受和对时间的珍惜,后者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曾几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