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相思》
时间: 2025-02-04 15:46:22意思解释
酷相思
作者: 汪东 〔清代〕
原文展示:
摘尽残荷愁不语。试滋味,怜心苦。悔前度离筵难自主。潮信是,催人去。花信是,留人住。晓月迷濛江上渡。滴泪看,分流处。到今日沈吟嗟已误。相问也,书无据。相见也,归无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往昔的愁苦和对爱情的怀念。诗人在秋日的荷塘,看到残破的荷花,心中充满忧伤,却无话可说。试图回忆过去的情感,却又感到心中的苦涩。对此,诗人感到懊悔,曾经的离别似乎难以控制。潮水的涨落似乎在催促着自己离开,而花信(春天的信号)则让人想要停留。清晨的月光在江面上迷雾弥漫,忍不住流泪看着那截然不同的离别场景。如今再回首,已经错过了许多。问候对方,却没有书信可依;相见时,却又无路可归。
注释:
- 残荷:指的是秋天时已经凋谢的荷花,象征着逝去的美好。
- 离筵:离别的宴席,指人与人之间的告别。
- 潮信:潮水的涨落,暗喻生活中的变迁。
- 花信:春天的来临,象征着重逢的希望。
- 晓月:清晨的月亮,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典故解析:
“花信”常用来形容春天的到来,古代诗词中常以此作为重逢的希望。而“潮信”则暗示着人生的无常与变迁,具有一定的哲理深意。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汪东,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见长。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诗人经历了情感波折后,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深刻反思和无奈的伤感。
诗歌鉴赏:
《酷相思》是一首抒情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情感的追忆与对现实无奈的感慨。全诗以“残荷”开篇,暗示着生命的脆弱与爱情的流逝,选取的意象如“潮信”和“花信”更是传达了时间的变迁和情感的复杂。诗中反复提到的“愁”和“苦”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在离别后的孤独感和对重逢的渴望。结尾部分的“相见也,归无路”则让整首诗在情感上达到高潮,令人深感惋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摘尽残荷愁不语”:残荷的凋零象征爱情的消逝,愁苦无言。
- “试滋味,怜心苦”:尝试回忆曾经的甜蜜,内心却愈发痛苦。
- “悔前度离筵难自主”:对离别的懊悔,感到无能为力。
- “潮信是,催人去”:潮水的起伏提醒着离别的无奈。
- “花信是,留人住”:期盼重逢的希望,却被现实阻隔。
- “晓月迷濛江上渡”:清晨的雾霭中,感受到离别的伤感。
- “滴泪看,分流处”:在离别的地方流泪,痛苦难以自已。
- “到今日沈吟嗟已误”:如今的惆怅与后悔,已然错失良机。
- “相问也,书无据”:问候已久,却无信可寄。
- “相见也,归无路”:重逢却无归途,感叹命运的无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情感相结合,增加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以情感,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
- 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和美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揭示了爱情的无常和人生的苦涩,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深切怀念和对未来无望的叹息。
意象分析:
- 残荷:象征着逝去的美好和爱情的衰败。
- 潮信:象征着时间的变迁,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 花信:象征希望与重逢,代表着对爱情的期待。
- 晓月:象征着迷茫与思念,烘托出离别的伤感。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残荷”象征什么?
A. 生命的脆弱
B. 爱情的美好
C. 春天的到来 -
“潮信”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A. 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B. 代表着爱情的重逢
C. 代表着家庭的温暖 -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无奈与遗憾
B. 快乐与幸福
C. 希望与期待
-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by 屈原,表达了对爱情与理想的追求与失落。
- 《静夜思》by 李白,表现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
-
诗词对比:
- 汪东的《酷相思》和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达了对爱情的思念与无奈,但汪东更侧重于对逝去爱情的哀伤,李清照则体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