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居遣兴》

时间: 2025-01-26 07:42:07

惨惨秋阴绿树昏,荒城高处闭柴门。

愁消日月忘身世,静对溪山忆酒樽。

南去干戈何日解,东来馹骑此时奔。

谁将天下安危事,一把诗书子细论。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惨惨秋阴绿树昏,
荒城高处闭柴门。
愁消日月忘身世,
静对溪山忆酒樽。
南去干戈何日解,
东来馹骑此时奔。
谁将天下安危事,
一把诗书子细论。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阴影笼罩着昏暗的绿树,荒凉的城池高处关上了柴门。愁苦在日月的流逝中消散,忘却了身世的忧虑,静静地面对溪山,回忆起曾经的酒樽。南方的战争何时才能结束,东来的骑兵此时正急匆匆地奔跑。谁来讨论天下的安危事务,让我用一把诗书来细细探讨。

注释:

  • 惨惨:形容悲惨、凄凉的样子。
  • 秋阴:秋天的阴霾天气。
  • :昏暗。
  • 荒城:荒废的城池。
  • 柴门:用木柴做的门,象征着闭塞和孤独。
  • 日月:指时间的流逝。
  • 溪山:指山水风光。
  • 干戈:指战争。
  • 馹骑:指骑兵,急忙奔跑的马。
  • 天下安危:指国家的安危问题。
  • 子细论:仔细讨论。

典故解析:

“南去干戈何日解”中的“干戈”是古代战争的象征,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动乱的忧虑;而“谁将天下安危事”则引发了对治理国家和安定社会的思考,这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常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他以其变法措施而闻名,同时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作品常反映当时的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闲居遣兴》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政治动荡、国家危机之际,诗人身处闲居之地,面对着外有战乱、内有烦忧的复杂局势,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闲居遣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阴霾和荒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忧愁的氛围。开篇的“惨惨秋阴绿树昏”给人以凄凉的视觉感受,仿佛在诉说着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接下来的“愁消日月忘身世”则展现了诗人对个人身世的淡然,似乎在追求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但内心的愁苦却依然难以抑制。

整首诗的情感由静到动,最后回归到对国家安危的思考,形成了一种诗意的循环。诗人用“南去干戈何日解”与“东来馹骑此时奔”来描绘国家的动荡与不安,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渺茫和焦虑。结尾的“谁将天下安危事,一把诗书子细论”更是将个人的思考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展现了诗人作为文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惨惨秋阴绿树昏:描绘秋天阴沉的天气与昏暗的绿树,传达出一种凄凉的气氛。
  2. 荒城高处闭柴门:荒废的城池,柴门紧闭,象征着孤独与隔绝。
  3. 愁消日月忘身世:愁苦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散,逐渐忘却了个人的身世与烦恼。
  4. 静对溪山忆酒樽:静静地面对美丽的山水,回忆起往日的饮酒欢愉。
  5. 南去干戈何日解:南方的战争何时才能结束,表露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
  6. 东来馹骑此时奔:东来的骑兵急速奔跑,表现出战事的紧迫与危机。
  7. 谁将天下安危事:谁来关注国家的安危问题,表现出作者的无奈与关切。
  8. 一把诗书子细论:希望通过诗书来讨论世事,体现出文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全诗在结构和对仗上都很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比喻:将“日月”比作时间的流逝,形象化表达情感。
  • 象征:柴门、溪山等意象象征着内心的隐秘与对自然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个人生活的思索,反映了在动荡时期文人的责任感与无奈,展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 秋阴:象征着凋零、衰败与忧愁。
  • 绿树:代表生机与希望,但在这里却显得昏暗。
  • 荒城:象征着国家的动荡与失落。
  • 溪山: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向往。
  • 酒樽:象征着往昔的欢愉与青春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惨惨秋阴绿树昏”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欢愉 B. 悲凉 C. 激昂

  2. “南去干戈何日解”中的“干戈”指的是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诗书

  3. 诗人希望用什么方式讨论天下的安危? A. 论道 B. 一把诗书 C. 亲身出征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闲居遣兴》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动乱的忧虑,但王安石更倾向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侧重于对国事的深切关怀。两者在意象与情感的处理上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王安石诗文集》
  • 《宋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