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合舍迁居山中》
时间: 2025-01-27 03:53: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刘合舍迁居山中
作者:董嗣杲 〔宋代〕
玉粒荣途税驾难,
遁栖山屋乐颜簟。
写梅当画同谁赏,
采菊成粮独自餐。
五字诗成消兴晚,
半缻酒熟抵秋寒。
太空月色清如洗,
多向疏林缺处看。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繁华的尘世中,生活的重担让我难以承受,宁愿躲避到山中小屋,享受这份清闲与快乐。画梅花又能和谁一起欣赏呢?采摘菊花,自己品尝就足够了。五言诗写到深夜,心情渐渐消沉,半缸酒酿好,抵御初秋的寒意。夜空中的月色清澈如洗,我常常在稀疏的树林间寻找那一抹明亮的月光。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粒: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生活。
- 荣途:繁华的生活道路。
- 税驾:指生活的重担与责任。
- 遁栖:逃避并居住于隐秘的地方。
- 颜簟:指美好的竹席,象征安逸的生活。
- 写梅:描绘梅花,寓意孤独和雅致。
- 采菊成粮: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
- 五字诗:指五言绝句,诗的形式。
- 半缻酒熟:半缸酒酿成,象征闲适的生活。
- 太空月色:形容夜空中的月光清明。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反映了隐居生活的理想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嗣杲,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反映隐逸生活的情趣,风格清新淡雅,注重自然景观的描绘。
创作背景:
诗作于个人生活变迁时期,可能因对繁华生活的疲惫和对自然的向往而写成,表达了对隐居山中生活的向往与满足。
诗歌鉴赏
董嗣杲的《刘合舍迁居山中》是一首充满自然气息的山居诗,诗中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繁华的厌倦。开篇以“玉粒荣途税驾难”引入,既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又暗示了对隐居生活的渴望。接着,诗人描绘了山中生活的乐趣,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与世无争的心态。
“写梅当画同谁赏,采菊成粮独自餐”,这一句生动描述了山中孤独的生活。梅花与菊花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物,也象征着清高与自给自足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陶醉。
后半部分“太空月色清如洗,多向疏林缺处看”则让人感受到一种静谧的美。夜空中的月色与稀疏的树林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及对精神世界的追求。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山中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粒荣途税驾难:生活的重担沉重,令人难以承受。
- 遁栖山屋乐颜簟:选择隐居山中,享受安逸生活。
- 写梅当画同谁赏:画梅花又能与谁分享呢,表现孤独感。
- 采菊成粮独自餐:自己采菊花,独自享用,体现自给自足。
- 五字诗成消兴晚:写诗到了深夜,心情渐渐消沉。
- 半缻酒熟抵秋寒:喝酒以抵御秋天的寒意,表现闲适。
- 太空月色清如洗:夜空中的月色清澈。
- 多向疏林缺处看:在稀疏的树林间寻找月光,表现对自然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粒”比喻美好生活。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美感。
- 拟人:将自然景色赋予情感,使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繁华世俗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粒:象征珍贵的生活。
- 梅花:象征孤高与清雅。
- 菊花:象征自给自足与独立。
- 月色:象征清明与宁静。
- 山屋:象征隐逸与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玉粒荣途”指什么?
A. 繁华的生活
B. 贫穷的生活
C. 自然的生活 -
诗人选择隐居的原因是什么?
A. 对世俗的厌倦
B. 对财富的追求
C. 对名声的渴望 -
“写梅当画同谁赏”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快乐
C. 悲伤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董嗣杲的作品更强调对自然生活的细腻观察,而陶渊明则更注重对农田生活的理想化描绘。两者都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歌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