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七》

时间: 2025-01-27 06:43:56

彷佛青溪邀笛步。

满目烟芜,空袅晴丝暮。

大好韶光留客住。

更从何处寻春去。

云外片帆轻不度。

已忍年时,携手临歧语。

问讯垂杨无意绪。

年年绿遍啼莺处。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蝶恋花 其七
作者: 赵尊岳

彷佛青溪邀笛步。满目烟芜,空袅晴丝暮。
大好韶光留客住。更从何处寻春去。
云外片帆轻不度。已忍年时,携手临歧语。
问讯垂杨无意绪。年年绿遍啼莺处。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仿佛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青溪旁邀请着人们来吹笛,眼前满是烟雾弥漫的景象,轻柔的阳光在黄昏时分飘荡。美好的时光让客人留连忘返,然而春天又该从何处去寻找呢?远处的船只轻轻地划过,似乎再也无法抵达。随着岁月的流逝,已忍耐着时光的流转,携手与友人走到离别的时刻。问候那垂柳,似乎没有什么情绪可言。年复一年,绿意盎然的地方总是能听到黄莺的啼鸣。


注释:

  • 彷佛:似乎,仿佛。
  • 青溪:指清澈的溪水。
  • 邀笛步:邀请人们来此吹笛。
  • 烟芜:烟雾弥漫的草木。
  • 晴丝暮:指阳光的细丝在黄昏时分飘荡。
  • 韶光:美好的时光。
  • 携手临歧语:携手在离别时说话。
  • 垂杨:垂柳,常用来象征离别。
  • 无意绪:没有情绪或感触。

典故解析:
“青溪”可能隐喻李白的“青溪”,传达一种自然与人和谐的意境。诗中“年年绿遍啼莺处”也可能借鉴了古诗中关于春天与离别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尊岳,近代诗人,生平多与自然、人生哲理相结合,作品风格独特,常以清新自然见长。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春意盎然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与人事交织的情感,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离别的感慨。


诗歌鉴赏:

《蝶恋花 其七》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开篇以“彷佛青溪邀笛步”引入,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置身于青山绿水之间,悠然自得。接着“满目烟芜,空袅晴丝暮”描绘了黄昏时分的宁静,暗示了美好时光的短暂。

诗中“更从何处寻春去”透出一种惆怅,仿佛在感叹春天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接下来的“云外片帆轻不度”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情感,描绘了远方的船只,象征着流逝的时光与无法再回的过去。

随着“已忍年时,携手临歧语”的描写,离别的主题愈发明显,诗人和友人之间的情感在此刻显得尤为深厚。最后以“年年绿遍啼莺处”结束,既是对春天的怀念,也是对未来的向往,表现出一种无奈中的乐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透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唏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彷佛青溪邀笛步:描绘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呼唤人们来此悠闲游玩。
  2. 满目烟芜,空袅晴丝暮:黄昏时分的宁静景象,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3. 大好韶光留客住:美好的时光让人留连忘返。
  4. 更从何处寻春去:对春天的惋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5. 云外片帆轻不度:远方的船只象征着流逝的时间。
  6. 已忍年时,携手临歧语:离别时刻的情感流露,友谊的珍贵。
  7. 问讯垂杨无意绪:对离别情感的淡淡无奈。
  8. 年年绿遍啼莺处:春天的循环与自然的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青溪”比喻自然的美好。
  • 拟人:如“垂杨无意绪”,赋予柳树情感。
  • 对仗:如“携手临歧语”,展现形式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春天的向往,以及对离别的感伤,蕴含着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溪:象征自然之美,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
  • 垂杨:象征离别与思念。
  • 啼莺: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彷佛青溪邀笛步”中的“青溪”指的是?
    A. 河流
    B. 溪水
    C. 湖泊

  2. 诗中提到的“携手临歧语”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离别
    C. 喜悦

  3. “年年绿遍啼莺处”意在强调什么?
    A. 春天的短暂
    B. 自然的变化
    C. 春天的永恒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赵尊岳的《蝶恋花 其七》更侧重于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表达。两者都表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风格和情感基调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相关古诗词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