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和邵复孺》
时间: 2025-01-11 19:49:4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
折兰难寄远,渺汀蒲,烟思共依依。
甚檐花听断,骚章歌罢,此意谁知。
满眼孤村流水,肠断去年时。
过了端阳日,重问归期。
同是天涯羁旅,叹湘灵鼓瑟,笑我全非。
九江风雨外,有客淡忘归。
正目渺骞情愁予,又吴潮吹上竹枝词。
西窗夜,待剪灯深坐,却话相思。
白话文翻译:
折下的兰花难以寄往远方,淡淡的水边蒲草,烟雾中思念彼此依依不舍。屋檐下的花儿听得断断续续,骚动的诗章歌声已然停止,这份情意又有谁能理解?眼前满是孤独的小村流水,心中思念去年时光的痛苦。端午节已经过去,再次询问归期。同样是天涯的羁旅,叹息湘灵的琴声,嘲笑自己全无是非。九江风雨之外,有旅人淡忘了归期。正目送那渺小的飞鸟,心中愁绪又被吴潮吹起,回荡着竹枝词。夜幕降临,待在西窗下,剪灯独坐,再次诉说着思念。
注释:
- 折兰:指折下的兰花,象征思念。
- 汀蒲:淡淡的水边蒲草。
- 甚檐花:指屋檐下的花,象征静谧和孤寂。
- 骚章:指骚体诗,表达情感的诗章。
- 端阳日:指端午节。
- 湘灵:指湘江边的女子,常与思乡相联。
- 九江:指九江地区,风雨代表旅途的艰辛。
- 竹枝词:民间歌谣,通常表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钱应庚,元代词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词风著称。其作品常常流露出思乡、离愁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词作于作者身处异地之时,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社会背景下,元代动荡不安,人们常因战乱而离散,诗人以此抒发心中的孤独与无奈。
诗歌鉴赏:
《八声甘州》以兰花、蒲草等自然意象开篇,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全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故乡和爱人的深切怀念。诗中反复提到的“思念”一词,传递出一种情感的交织,既有个人的孤独感,也有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感。诗人对“端阳日”的提及,象征着传统节日的团圆与离别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了思乡的愁绪。最后,诗人以“西窗夜,待剪灯深坐”收结,表现出一种孤独的守望,留下了深深的思念与期待。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元代词人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折兰难寄远:折下的兰花难以寄往远方,象征对亲友的思念。
- 渺汀蒲,烟思共依依:水边的蒲草在烟雾中显得渺茫,思念如烟雾般缭绕。
- 甚檐花听断:屋檐下的花儿断断续续,表达了内心的孤独。
- 骚章歌罢,此意谁知:骚体诗已经停止歌唱,这份情意又有谁能理解?
- 满眼孤村流水:眼前是孤独的小村流水,象征着无尽的思念。
- 肠断去年时:对去年的思念感到心如刀割。
- 过了端阳日,重问归期:端午节过去,再次询问何时归来。
- 同是天涯羁旅:同样都是在外漂泊的旅人。
- 叹湘灵鼓瑟,笑我全非:叹息湘灵的琴声,嘲笑自己的不堪。
- 九江风雨外,有客淡忘归:在风雨之外,有人忘记归期。
- 正目渺骞情愁予:目送渺小的飞鸟,心中愁绪再现。
- 吴潮吹上竹枝词:吴潮如风,带来竹枝词的悠扬。
- 西窗夜,待剪灯深坐:夜晚静坐在西窗下,独自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烟雾、流水,形象生动。
- 拟人:花儿听断,赋予自然以人的感情。
- 对仗:如“同是天涯羁旅”,工整而有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思念展开,表达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深切怀念。通过自然意象与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 兰花:象征纯洁的爱情与思念。
- 蒲草:代表生命的脆弱与孤独。
- 流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思念的无尽。
- 灯光:象征着希望与内心的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八声甘州》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钱应庚
C. 杜甫
D. 白居易 -
“折兰难寄远”中的“兰”象征什么?
A. 友情
B. 思念
C. 财富
D. 生命 -
词中提到的“九江”代表什么?
A. 安宁
B. 动荡
C. 富饶
D. 浪漫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诗词对比:
- 《离骚》: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与个人的孤寂。
- 《天净沙·秋思》:通过秋天的意象表达了游子的孤独与思念,相似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元代文学概论》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词的艺术:元代词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