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 冒浣莲》
时间: 2025-01-11 19:59:3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声甘州
冒浣莲
最伤心烽火烧边城,家国恨难平。
听征人夜泣,胡笳悲奏,应厌言兵。
一剑天山来去,风雨惯曾经。
愿待沧桑换了,并辔数寒星。
此恨谁能解,绝塞寄离情。
莫续京华旧梦,请看黄沙白草碧血尚阴凝。
惊鸿掠水过,波荡了无声。
更休问绛珠移后,泪难浇,何处托孤茎。
应珍重,琼楼来去,稳泛空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争的痛苦感受和对家国的无尽思念。烽火烧城,家国之恨难以平息,听到征人夜间的哭泣声,悲凉的胡笳声让人厌倦了战争。一把剑从天山来去,经历过的风雨让人习惯,愿意用沧桑的经历换来几颗寒星。此等仇恨又有谁能解?在这绝塞之地寄托离情。不要再续写京华的旧梦,看看那黄沙白草和凝结的碧血。惊鸿掠水而过,波荡无声。更不要问绛珠移后,泪水难以浇灌,何处能托付孤茎。应当珍惜,琼楼之间的来去,稳稳地在空中飘荡。
注释
- 烽火:古代用火光报警的方式,象征战争。
- 征人:指出征的士兵,常用来表现思乡之情。
- 胡笳:一种乐器,常与战争、离别的情绪相联系。
- 天山:指中国西北部的天山,象征遥远与艰难。
- 绝塞:指边境或偏远地区,常用于表达孤独与思乡。
- 绛珠:典出《红楼梦》,象征珍贵的情感或记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梁羽生,原名梁振华,是当代著名的武侠小说家与诗人,作品多描写历史与人情,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国家动荡时期,诗人不仅关注个人情感,更关心国家与社会,表现了对战争的深切反思与对家国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战争带来的深重悲伤。开篇以“烽火烧边城”引入,直接切入主题,表现出对家国安危的忧虑。接着通过“听征人夜泣”描绘士兵的苦痛,反映了战争对人心的摧残。诗中“一剑天山来去,风雨惯曾经”则通过象征手法,传达出对过往经历的深刻思考。
全诗的情感层次丰富,从对战争的厌倦到对家国的深切思念,再到对未来的希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结尾以“琼楼来去,稳泛空溟”而收,似乎在呼唤一种超然的境界,暗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人以希望与力量。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最伤心烽火烧边城”,表达了对战争带来的创伤与悲痛。
- “家国恨难平”,突显了国仇家恨的沉重。
- “听征人夜泣”,通过听觉的描写,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胡笳悲奏,应厌言兵”,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与无奈。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战争比作伤心的烽火。
- 拟人:胡笳似乎在悲伤地奏响,赋予了乐器以情感。
- 对仗:如“并辔数寒星”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
-
主题思想:全诗围绕战争与离别,表达了对家国的深切思念与对未来和平的渴望,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意象分析
- 烽火:象征战争与动荡。
- 征人:象征离别与思乡。
- 胡笳:象征悲伤与无奈。
- 寒星:象征渺小的希望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烽火”主要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战争
- C. 思乡
- D. 离别
-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乐器是__。
-
判断题:这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与对未来的渴望。 (对/错)
答案:
- B
- 胡笳
- 对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诗词对比:
- 比较《八声甘州》与杜甫《春望》,两者都表现了对国家的思考与对战争的忧虑,但梁羽生更侧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杜甫则更强调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参考资料
- 推荐书目:
- 梁羽生《武侠小说集》
- 杜甫《杜甫诗选》
- 李白《李白诗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