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步》
时间: 2025-01-26 06:54:3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野步 王令 〔宋代〕
久撄末俗喧,脱就绿野静。 方随巾屉便,那暇宾客命。 林红落春衰,草绿争夏盛。 时从老农语,久伫行子听。 谓言劳苦後,各以闲暇庆。 时逢瓶盎酒,亦有肴核称。 喧嘲忽无次,歌唱仍相咏。 酒阑纷起坐,白发忽两凭。 儿乘旁树嬉,牛卧前篱瞑。 予方困俗累,爱此近天性。 何当从之归,买舍与相并。
白话文翻译
长时间被尘世的喧嚣所困扰,终于得以脱身来到绿野中寻求宁静。 正享受着轻松自在的时光,哪有时间去应付宾客的邀请。 林中的红花随着春天的衰落而凋谢,草儿却争相在夏日里茂盛生长。 时常聆听老农的谈话,长时间站立倾听行人的话语。 他们说劳作之后,各自以闲暇时光庆祝。 时常遇到装满酒的瓶子,也有美味的菜肴相伴。 喧闹嘲笑忽然无序,歌唱声依然相互应和。 酒宴结束后,人们纷纷起身,白发的老者忽然相互依靠。 孩子们在树旁嬉戏,牛儿卧在篱笆前沉睡。 我正因世俗的纷扰而疲惫,喜爱这里接近自然的天性。 何时能追随他们归去,买下房屋与他们相邻。
注释
- 撄:困扰,纠缠。
- 末俗:尘世的习俗。
- 巾屉:头巾和鞋屉,指日常便装。
- 行子:行人。
- 酒阑:酒宴结束。
- 白发:指年老的人。
- 瞑:闭眼,指沉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令(1032-1059),字景仁,北宋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此诗反映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当时社会风气较为浮躁,作者通过此诗表达了对自然宁静生活的渴望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世俗的喧嚣和自然的宁静,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如“林红落春衰,草绿争夏盛”生动展现了季节的更替,而“时从老农语,久伫行子听”则体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亲近和喜爱。诗的结尾“何当从之归,买舍与相并”更是直接表达了作者希望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久撄末俗喧,脱就绿野静:长时间被尘世的喧嚣所困扰,终于得以脱身来到绿野中寻求宁静。
- 方随巾屉便,那暇宾客命:正享受着轻松自在的时光,哪有时间去应付宾客的邀请。
- 林红落春衰,草绿争夏盛:林中的红花随着春天的衰落而凋谢,草儿却争相在夏日里茂盛生长。
- 时从老农语,久伫行子听:时常聆听老农的谈话,长时间站立倾听行人的话语。
- 谓言劳苦後,各以闲暇庆:他们说劳作之后,各自以闲暇时光庆祝。
- 时逢瓶盎酒,亦有肴核称:时常遇到装满酒的瓶子,也有美味的菜肴相伴。
- 喧嘲忽无次,歌唱仍相咏:喧闹嘲笑忽然无序,歌唱声依然相互应和。
- 酒阑纷起坐,白发忽两凭:酒宴结束后,人们纷纷起身,白发的老者忽然相互依靠。
- 儿乘旁树嬉,牛卧前篱瞑:孩子们在树旁嬉戏,牛儿卧在篱笆前沉睡。
- 予方困俗累,爱此近天性:我正因世俗的纷扰而疲惫,喜爱这里接近自然的天性。
- 何当从之归,买舍与相并:何时能追随他们归去,买下房屋与他们相邻。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世俗的喧嚣与自然的宁静进行对比,突出作者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拟人:“草绿争夏盛”中的“争”字赋予草儿以人的行为,生动形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林红落春衰:春天的衰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草绿争夏盛:夏日的茂盛,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希望。
- 老农语:田园生活的朴实和亲切。
- 瓶盎酒:田园生活的简单和快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久撄末俗喧”中的“撄”字的意思是? A. 困扰 B. 解脱 C. 享受
-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对哪种生活的向往? A. 世俗生活 B. 田园生活 C. 城市生活
- 诗中的“白发忽两凭”指的是? A. 白发的老者相互依靠 B. 白发的老者独自站立 C. 白发的老者离去
答案:
-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王令的《野步》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都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王令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王令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 《陶渊明集》:收录了陶渊明的诗歌,可以与王令的诗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