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心期两地相同。死声中。惆怅年来难竞是南风。春安去。花无语。恨匆匆。回首粤王台畔血飞红。
白话文翻译:
心中的期盼在两地是相同的。在这个死寂的声音中,惆怅的心情在这一年中难以与南风相抗衡。春天何时离去?花儿无言以对,恨那匆匆而逝的时光。回首粤王台边,鲜血飞溅成红色的景象。
注释:
- 心期:心中的期望或愿望。
- 死声:形容寂静或悲凉的声音。
- 惆怅:心中感到失落、忧伤。
- 难竞:难以匹敌或抗衡。
- 南风:比喻温暖的情感或春天的气息。
- 春安去:问春天何时离去,表现对春天的依恋。
- 花无语:花儿无言,寓意心中无奈。
- 恨匆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
- 粤王台:指历史上粤王(即广州市的王)所居之地,象征着过去的辉煌。
典故解析:
粤王台指的是广州市的历史遗迹,与粤王的故事有关,粤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地方统治者。诗中提到的“血飞红”可能隐喻着历史的悲剧与个人的抉择,表达对往昔的追忆和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高旭,清代诗人,其作品多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风格细腻而含蓄,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历史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清代,反映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思索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感慨,表现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相见欢》的诗歌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头的“心期两地相同”便将读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与失落,表达了对远方朋友或爱人的思念。诗中不断提到的“南风”、“春安去”等意象,强化了春天与生机的对比,突显了失落感。结尾的“血飞红”则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历史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无法言喻的痛苦。整体来看,诗人用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创造出一种悲伤而又美丽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缠绵悱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心期两地相同:表达了诗人与远方之人心意相通的情感。
- 死声中:在寂静中反映出内心的孤独。
- 惆怅年来难竞是南风:春天的温暖与自己内心的惆怅形成对比,难以自拔。
- 春安去:对春天的流逝感到无奈与惋惜。
- 花无语:花儿无法诉说自己的情感,暗示心情的孤独。
- 恨匆匆:对时间飞逝的强烈遗憾。
- 回首粤王台畔血飞红:回忆起历史的悲剧,表达对往事的哀悼。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南风”比作温暖的情感。
- 拟人:“花无语”赋予花儿以情感,表现无奈。
- 对仗:整首诗的节奏感和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现了对生命、爱情和历史的思考,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南风:象征温暖的情感,代表希望与生机。
- 春:自然的象征,代表生命的活力。
- 花:美丽而短暂,象征爱情和青春的易逝。
- 血:历史的悲剧,象征着痛苦与牺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心期两地相同”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渴望
b) 对远方人的思念
c) 对过去的怀念 -
“花无语”中花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a) 美丽
b) 无奈
c) 生命 -
诗中提到的“粤王台”象征了什么? a) 爱情
b) 友情
c) 历史的悲剧
答案:
- b) 对远方人的思念
- b) 无奈
- c) 历史的悲剧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 《离骚》与《相见欢》: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情感的抒发,但《离骚》更为悲壮,而《相见欢》则倾向于细腻的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