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咏熟水话别)》
时间: 2025-01-11 23:54:57意思解释
临江仙(咏熟水话别)
原文展示:
记得高堂同饮散,一杯汤罢分携。
绛纱笼影簇行旗。
更残银漏急,天淡玉绳低。
只恐曲终人不见,歌声且为迟迟。
如今车马各东西。
画堂携手处,疑梦又疑非。
白话文翻译:
我记得在高堂上一起喝酒散去时,一杯汤喝完后,我们各自离开。
红色纱帘下的影子,像行进的旗帜一样聚集。
时光已经不多,银色的漏斗急促,天空渐渐变淡,玉绳低垂。
我只怕歌曲结束后再也看不见你,歌声似乎在拖延时间。
如今我们各自乘车马朝不同的方向而去。
在那画堂携手的地方,真像一场梦,又似乎不是梦。
注释:
- 高堂:指的是高大的厅堂,通常用来形容富贵人家的居所。
- 绛纱:一种红色的纱,象征着华丽与温情。
- 银漏:古代计时用的漏斗,漏水的速度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 玉绳:用来比喻天上的银河,形象地表现出天色的变化。
典故解析:
- 曲终人不见:意指歌曲结束后,乐人和听众便不再相见,表达离别的惆怅。
- 画堂:画堂通常是指装饰华美的厅堂,表现出作者的生活环境和社会地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易少夫人,宋代女词人,以情感细腻、词风婉约著称。她的作品多反映女性的内心世界和生活感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某次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不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离别的普遍情感。
诗歌鉴赏:
《临江仙(咏熟水话别)》是一首充满情感的离别诗,易少夫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离别的伤感与怀念。开头的“记得高堂同饮散”,不仅设定了一个温馨的场景,还暗示了亲密的关系。接下来的“绛纱笼影簇行旗”,通过红色纱帘的影子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情感氛围,仿佛在描述欢乐的聚会即将结束的情景。
诗中“银漏急,天淡玉绳低”的意象则进一步加深了时间流逝的紧迫感,让人意识到离别的无奈与不舍。而“只恐曲终人不见”则是全诗的情感高潮,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惧怕失去的心情。最后两句“画堂携手处,疑梦又疑非”,则通过对回忆的怀疑,强化了离别后的迷惘与无助,展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失落感。
整首诗情感真挚,画面感强,充分展现了易少夫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忆起往昔的聚会,表达了对过往欢乐时光的怀念。
- 第二联:通过绛纱的影子,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 第三联:时间的流逝与天色的变化,暗示离别在即。
- 第四联:对未来再见的恐惧,表现了深切的情感。
- 第五联:如今各自分散,表现了人生的无常。
- 第六联:对曾经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困惑。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绳”比喻天上的银河,形象生动。
- 对仗:如“车马各东西”,形成对称美。
- 拟人:银漏的“急”,让时间仿佛有了情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离别的伤感与不舍,表达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未来相见的渴望。
意象分析:
- 高堂:象征着温馨的家庭与亲密的关系。
- 绛纱:象征着美好和浪漫的回忆。
- 银漏: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 画堂:象征着美好的过往和内心的情感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 a) 友情
b) 离别
c) 爱情 -
“绛纱笼影”中的“绛纱”指的是: a) 红色的纱
b) 蓝色的纱
c) 绿色的纱 -
“如今车马各东西”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失落
c) 兴奋
答案:
- b) 离别
- a) 红色的纱
- b) 失落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陶渊明《别董大》
诗词对比:
- 在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表达离别的愁苦,但更多地侧重于爱情的思念,而易少夫人的《临江仙》则更侧重于友情的告别。两者在情感深度与表现手法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女性诗人的内心世界与思想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易少夫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