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其二》

时间: 2025-01-11 21:04:34

沈霭遥吞岸去,怒涛暗挟山浮。

独天灯火认巴州。

无风云出塞,残夜水明楼。

从仕翻疑皂盖,学仙未入丹丘。

抛人岁月莽悠悠。

我行何到此,客意已惊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沈霭遥吞岸去,怒涛暗挟山浮。
独天灯火认巴州。无风云出塞,
残夜水明楼。从仕翻疑皂盖,
学仙未入丹丘。抛人岁月莽悠悠。
我行何到此,客意已惊秋。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雾气吞没了江岸,狂怒的潮水暗暗夹带着浮动的山影。
孤独的灯火在天边,指认着巴州的方向。没有风云从边塞吹来,
残夜里水面映照着明亮的楼阁。从官场回首,竟然怀疑那黑色的帆船,
学道成仙尚未进入丹丘之境。抛弃了人世间的岁月,荒莽而悠长。
我行到这里,心中已对这客居的秋意感到惊讶。

注释:

  • 沈霭:沉重的雾气。
  • 怒涛:狂怒的潮水,形容水势汹涌。
  • 巴州:地名,指四川的一个地区。
  • 无风云出塞:没有风云从边塞处传来,象征着远离故乡的孤独感。
  • 皂盖:黑色的船帆,暗示着旅途的艰辛与不易。
  • 丹丘:指道教修炼的地方,象征理想与追求。
  • 抛人岁月:抛弃世俗的时间,表达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潘受,近代诗人,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他的诗作多表达对人生、自然的思考,情感真挚,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潘受的一次旅途中,感慨于时光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的反思。

诗歌鉴赏:

《临江仙 其二》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伤的词作,诗人在辽阔的江边,面对浩渺的水面与沉重的雾霭,勾勒出一幅孤独漂泊的画面。首句“沈霭遥吞岸去”,以景入情,展现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仿佛诗人正处在一个恍惚的状态中,无法辨清方向。而“怒涛暗挟山浮”则通过动静结合,描绘出大自然的力量,似乎在映衬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

接下来的“独天灯火认巴州”则反映出诗人在孤独中寻求方向的无奈,孤灯映照,似乎是对故乡的深切思念。无风的夜晚,“残夜水明楼”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的美,水面上的明亮与黑暗的对比,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理想的追求。

“从仕翻疑皂盖”,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质疑,似乎在反思官场生活的虚幻与无奈。而“学仙未入丹丘”则揭示了对理想与修行的渴望,未能如愿,心中自然生出无尽的感慨。结尾“我行何到此,客意已惊秋”,在诗的最后,诗人以自问自答,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迷茫与无奈,客居异地,似乎已感受到秋天的萧瑟与冷清。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沈霭遥吞岸去:远处的雾气笼罩住了江岸,表现出一种朦胧感。
    2. 怒涛暗挟山浮:狂怒的潮水夹带着浮动的山影,暗示着自然的力量。
    3. 独天灯火认巴州:孤独的灯火照亮,指引着对故乡的思念。
    4. 无风云出塞:没有风云从边塞而来,增添了孤寂感。
    5. 残夜水明楼:夜深水面明亮的楼阁,映衬出孤独与思念。
    6. 从仕翻疑皂盖:对官场的生活感到疑惑与不安。
    7. 学仙未入丹丘:追求理想的途中尚未达到目标。
    8. 抛人岁月莽悠悠:对过去岁月的感慨,流逝的时间让人感到迷惘。
    9. 我行何到此,客意已惊秋:表达了在异地的迷茫与对秋天的突发感受。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怒涛暗挟山浮”,通过比喻表现自然的威力。
    • 拟人:如“水明楼”,赋予水面以生命的特征。
    • 对仗:如“沈霭遥吞岸去,怒涛暗挟山浮”,形成音韵的和谐美。
  •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与理想的思考,展现出孤独的旅途与对故乡的思念,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沈霭:象征迷茫与不清晰的未来。
  • 怒涛:代表着生活中的挑战与困难。
  • 灯火:象征希望与方向,指引着思念的归途。
  • 残夜:暗示孤独与时间的流逝。
  • 丹丘:代表理想与追求的境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怒涛暗挟山浮”中的“怒涛”指什么?

    • A. 温柔的波浪
    • B. 狂怒的潮水
    • C. 平静的湖面
  2. “我行何到此,客意已惊秋”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高兴与快乐
    • B. 迷茫与思念
    • C. 满足与安逸

答案

  1. B. 狂怒的潮水
  2. B. 迷茫与思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临江仙》——李清照
  • 《水调歌头》——苏轼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临江仙》:同样表现了对生活的感触与思念,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在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中更具哲理,展现了更为开阔的视野。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