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漏出春光三四朵》
时间: 2025-01-11 17:51: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漏出春光三四朵,
冰肌玉骨偏宜。
乍开应笑百花迟。
将军曾止渴,
画角已先知。
素艳不容蜂蝶采,
清香自有人知。
而今虽被霜雪欺,
和羹终待手,
金鼎自逢时。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光景透出几朵花,
它那冰清玉洁的姿态特别适宜。
刚刚绽放的花朵应当笑那些迟来的花儿。
将军已经止渴,
画角的声音早已传来。
这素洁的花儿不容得蜜蜂和蝴蝶来采摘,
它的清香自有人识得。
如今虽然遭受霜雪的欺凌,
但和羹终究会有人来烹饪,
金鼎自会有遇见的时机。
注释:
- 漏出:透出,显露。
- 冰肌玉骨:形容花朵的清丽脱俗。
- 乍开:刚刚开放。
- 将军曾止渴:比喻不再渴求的状态。
- 画角:乐器,指笛子,暗指春天的到来。
- 不容:不允许。
- 清香自有人知:香气自然会被人察觉。
- 霜雪欺:指遭受寒霜的侵害。
- 和羹:比喻美好的事物或状态。
- 金鼎:象征宝贵的机会或成就。
典故解析:
- 将军止渴:可能暗指古代将军在战斗后或征途中的止渴,象征着立下功劳或成就的时刻。
- 画角:古代乐器,常伴随“春”字出现,表示春天的到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此诗作者为佚名,生活在宋代。宋代是中国文学的繁荣时期,诗词创作风格多样,讲究意境与情感。虽然作者不详,但诗歌风格体现了宋代诗人的细腻与深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某个时节写成,诗人借助春天的景象表达生命的坚韧与美好,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以春天的花朵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光的美好与生命的坚韧。开头几句就通过“漏出春光三四朵”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意盎然的场景,花朵的开放仿佛在与世间的万物对话。诗中提到“冰肌玉骨”,不仅形容了花的美丽,更是表达了诗人对纯洁、清丽事物的向往和赞美。
在“将军曾止渴,画角已先知”两句中,诗人巧妙地将春天与将军的止渴相联系,似乎在暗示春天的到来能带来希望与生机,正如将军在战斗后获得的安宁与满足。接下来的“素艳不容蜂蝶采,清香自有人知”则展示了花朵的高洁与孤傲,似乎在表明这份美丽的价值并不依赖于外界的认可。
最后两句展现了生命的韧性,尽管遭遇霜雪的欺凌,但“和羹终待手,金鼎自逢时”却传达了一种期待与希望,强调了好事终会降临,只要耐心等待。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以及生命的希望,给人以鼓舞与启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漏出春光三四朵:春天的光辉透出几朵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
- 冰肌玉骨偏宜:花朵清丽、洁白,给人一种冰清玉洁的感觉,暗示着它的美好。
- 乍开应笑百花迟:刚开放的花儿似乎在嘲笑其他花朵的迟缓,表现出它的自信与骄傲。
- 将军曾止渴:与春光相互映衬,暗示着经历过艰苦后获得的满足感。
- 画角已先知:画角声响起,春天的到来似乎已经预示了新的生活。
- 素艳不容蜂蝶采:花朵的美丽不为他人所用,彰显出它的高洁。
- 清香自有人知:花的香气终会被人发现,暗示着内在价值的认可。
- 而今虽被霜雪欺:虽然被寒霜侵袭,暗示着生活中的困境。
- 和羹终待手:比喻美好的事物总会被珍惜与获得。
- 金鼎自逢时:象征着机会的到来,暗示着成功的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花朵的美丽比作冰肌玉骨,强调其独特性。
- 拟人:花朵似乎在与周围的环境对话,增强了诗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称工整,表现了诗人对形式美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花朵,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的期待,反映了在逆境中仍然保持希望的积极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光:象征生命与希望。
- 冰肌玉骨:代表纯洁、美丽。
- 百花:自然界的美丽与竞争。
- 霜雪: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
- 金鼎:象征着成功与机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画角”指的是哪个乐器?
- A) 笛子
- B) 琵琶
- C) 二胡
- D) 鼓
-
诗中“冰肌玉骨”形容的是哪个事物?
- A) 人
- B) 花
- C) 山
- D) 水
-
“而今虽被霜雪欺”中的“霜雪”象征着什么?
- A) 冷静
- B) 困难
- C) 美好
- D) 春天
答案:
- A) 笛子
- B) 花
- B) 困难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 张若虚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与《临江仙》均以春天为主题,前者侧重于描绘江水与月光的美丽,后者则通过花朵体现生命的坚韧。两者在意象上各有特长,但都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古典诗词风格与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