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庄孔旸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1-26 00:53: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寄庄孔旸二首 其二 李东阳 〔明代〕 背郭诛茅草盖堂,边江种柳树为墙。 舟中梦醒闻春雨,楼上诗成坐夕阳。 南纪壮游馀岁月,北扉遗草旧封章。 清时例有逃名客,见说严陵本姓庄。
白话文翻译:
在城郭背后砍伐茅草搭建草堂,沿着江边种植柳树作为围墙。 在船中从梦中醒来听到春雨的声音,在楼上完成诗作时夕阳正照耀着。 南方的壮游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北方的书房里还留着旧时的奏章。 在清平时代常有隐姓埋名的人,听说严陵原本就姓庄。
注释:
字词注释:
- 背郭:城郭的背后。
- 诛茅:砍伐茅草。
- 边江:江边。
- 南纪:指南方的记载或历史。
- 北扉:指北方的书房或居所。
- 遗草:留下的草稿或文献。
- 封章:指旧时的奏章或官方文件。
- 清时:清平时代,指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的时期。
- 逃名客:隐姓埋名的人。
- 严陵:指严光,字子陵,东汉隐士,传说他隐居在严陵山,不问世事。
典故解析:
- 严陵本姓庄:这里提到严陵,是指东汉时期的隐士严光,他隐居不仕,这里用来比喻庄孔旸的隐逸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东阳(1447-1516),字宾之,号西涯,明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其擅长写景抒情。这首诗是寄给友人庄孔旸的,表达了对友人隐逸生活的羡慕和对其高洁品格的赞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明代,当时社会相对安定,但文人常有隐逸之思。诗中通过对庄孔旸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庄孔旸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首联以“背郭诛茅草盖堂,边江种柳树为墙”描绘了隐居环境的简朴与自然,体现了隐士的超脱与淡泊。颔联“舟中梦醒闻春雨,楼上诗成坐夕阳”则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达了隐居生活中的诗意与宁静。颈联“南纪壮游馀岁月,北扉遗草旧封章”回顾了过去的壮游与留下的文献,暗示了隐士的学识与经历。尾联“清时例有逃名客,见说严陵本姓庄”则以严陵的典故,赞美了庄孔旸的高洁品格与隐逸选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联:通过具体的动作和景象,描绘了隐居的简朴与自然。
- 颔联: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隐居生活中的诗意与宁静。
- 颈联:回顾了过去的壮游与留下的文献,暗示了隐士的学识与经历。
- 尾联:以严陵的典故,赞美了庄孔旸的高洁品格与隐逸选择。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边江种柳树为墙”中的“树为墙”,比喻隐居环境的自然与简朴。
- 对仗:如“舟中梦醒闻春雨,楼上诗成坐夕阳”中的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与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隐逸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人高洁品格的赞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草盖堂:简朴的隐居环境。
- 柳树为墙:自然的隐居环境。
- 春雨: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诗意。
- 夕阳:隐居生活中的宁静与诗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严陵”是指谁? A. 严光 B. 庄孔旸 C. 李东阳 答案:A
-
诗中的“北扉遗草旧封章”指的是什么? A. 北方的书房 B. 留下的草稿 C. 旧时的奏章 答案:C
-
诗中的“清时例有逃名客”表达了什么? A.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B. 对社会不安的担忧 C. 对友人的赞赏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向往与田园生活的美好。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的宁静与自然之美。
诗词对比:
-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李东阳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友人隐逸生活的描绘与赞赏。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李东阳的这首诗更加注重对隐居环境的简朴与自然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东阳诗集》:收录了李东阳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研究》:探讨了中国古代隐逸文化的历史与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