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时间: 2025-01-11 04:59:15

江南腊月前溪上,照水野梅多少株。

艳薄自将同鹄羽,粉寒曾不逐蜂须。

桃根有妹犹含冻,杏树为邻尚带枯。

楚客且休吹玉笛,清香飘尽更应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江南腊月前溪上,照水野梅多少株。
艳薄自将同鹄羽,粉寒曾不逐蜂须。
桃根有妹犹含冻,杏树为邻尚带枯。
楚客且休吹玉笛,清香飘尽更应无。

白话文翻译:

在江南腊月的溪水旁,映照水面的野梅有多少株。
那艳丽的花儿轻薄如同白鹤的羽毛,
粉色的花朵在寒冷中并不追逐蜜蜂的须。
桃树的根部有妹妹仍然在冰冷中,
杏树作为邻居仍然带着枯萎的样子。
楚地的客人暂且停下吹玉笛,
清香飘散之后更是没有了。

注释:

字词注释:

  • 腊月:农历的最后一个月,冬季。
  • 照水:映照在水面上。
  • 艳薄:形容花色鲜艳而轻薄。
  • 同鹄羽:比喻梅花的颜色像白鹤的羽毛。
  • 粉寒:指梅花的粉色在寒冷中盛开。
  • :追逐。
  • 桃根有妹:指桃树根部有妹妹,暗指桃花的美丽。
  • 楚客:指来自楚地的客人。

典故解析:

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及的桃花和杏树都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着春天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梅溪,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常常融入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腊月,正是寒冬时节,梅花在严寒中绽放,象征着坚韧与美丽。诗人在此时写诗,可能是为了表达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力的感悟。

诗歌鉴赏:

《梅花》一诗以江南腊月的梅花为主题,展现了梅花在寒冷冬季中傲然绽放的美丽,反映出一种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全诗四句,前两句描写梅花的外在美,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表现出周围环境的凋零与寒冷,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份凋零的环境中,梅花却依旧展现出其独特的风采,仿佛是在向世人宣告生命的顽强与希望。诗中不仅有对梅花的赞美,更透出一种孤傲的情怀,正如“楚客且休吹玉笛,清香飘尽更应无”所表达的意境,随着梅花的香气渐渐消散,周围的喧嚣似乎也随之远去,留下的是一种宁静与思考。

诗歌中用词简练,意象鲜明,特别是“艳薄自将同鹄羽,粉寒曾不逐蜂须”一句,既描绘了梅花的色彩,又渗透出一种不随环境而改变的独立精神。整首诗在语言上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江南腊月前溪上:描绘了江南腊月的寒冷气候和溪水旁的梅花。
  • 照水野梅多少株:点明梅花的数量之多,生动地刻画出梅花的生机。
  • 艳薄自将同鹄羽:梅花的艳丽与轻薄,生动形象地比喻了梅花的美丽。
  • 粉寒曾不逐蜂须:强调梅花在寒冷中不追逐蜜蜂,表现出坚韧与独立。
  • 桃根有妹犹含冻:描绘桃树冬季的无奈,带出凋零的氛围。
  • 杏树为邻尚带枯:杏树也是在寒冷中凋零,进一步加重环境的寒冷感。
  • 楚客且休吹玉笛:呼唤楚地的客人停下音乐,暗示心境的宁静。
  • 清香飘尽更应无:清香散去,似乎一切都归于沉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艳薄自将同鹄羽”,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梅花在冰雪中傲然绽放的精神,象征着坚韧和希望,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自然美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美丽,代表了生命的希望。
  • 桃根:暗指爱情与美好,但在寒冬中显得无奈。
  • 杏树:象征着春天的盼望,然而在冬季依然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季节是哪个?

    • A. 春
    • B. 夏
    • C. 秋
    • D. 冬
  2. “艳薄自将同鹄羽”中“鹄羽”指代什么?

    • A. 白鹤的羽毛
    • B. 梅花的花瓣
    • C. 桃花的颜色
    • D. 杏树的叶子
  3. 诗人的情感基调是?

    • A. 悲伤
    • B. 喜悦
    • C. 坚韧与希望
    • D. 迷惘

答案:

  1. D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梅花落》 - 王安石
  • 《早梅》 - 齐己

诗词对比:

  • 梅花(梅尧臣)与早梅(齐己):两首诗均以梅花为题材,前者强调梅花在寒冬中的坚韧,后者则更侧重梅花的早春气息,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与意象。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