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鸾 赏牡丹》
时间: 2025-01-26 05:04:1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鸾 赏牡丹
作者:史鉴 〔明代〕
天然佳丽。有倾国姿容,绝伦娇媚。万紫千红,尽在下风回避。君家去年赏胜,翠帷低粉匀朱腻。蝶使蜂媒似织,总为馀香至。喜今年重见旧风味。想尚怯春寒,开也还闭。无限秾华,最是露珠凝缀。只疑太真浴罢,把霓裳羽衣新试。软玉香肌红透,倚东风酣睡。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盛开的牡丹,称其为“天然佳丽”,不仅有倾国的姿容,更显得绝伦娇媚。万紫千红的花朵都在微风中轻轻回避。去年你家在这里欣赏牡丹时,翠帷低垂,粉色的花瓣均匀地涂抹着朱色。花间飞舞的蝴蝶和蜜蜂仿佛在织造花香,总是为了留下那余香。今天再一次见到往年的花香,想必还是有些害怕春寒的侵袭,花儿们一会儿开,一会儿又闭。那无限的华丽,唯有露珠凝聚在花瓣上最为动人。只疑那位嫦娥刚洗过澡,试穿新做的霓裳羽衣。柔软的玉肌在清风中红透,恍若在东风中酣然入睡。
注释
- 天然佳丽:自然天成的美丽。
- 倾国姿容:形容美貌可以倾倒国家。
- 绝伦娇媚:无与伦比的娇美。
- 翠帷:形容绿色的帷幕,指花的遮掩。
典故解析:
“太真”指的是王嫱,即古代美人王嫱,因其美貌而被称为“太真”。“霓裳羽衣”出自《乐府诗集》,形容华美的衣裳。诗中提到的这些典故,渲染了牡丹的美丽与高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史鉴,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婉约细腻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人情之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春天的牡丹盛开之际创作的,表现了诗人对美丽花卉的热爱,寄托了对生命的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孤鸾 赏牡丹》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牡丹的华美,诗人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诗中以“天然佳丽”开篇,直接引入牡丹的美丽形象,接着用“倾国姿容,绝伦娇媚”形容其出众的美貌,显示了诗人对这种花的珍视。
在描绘过程中,诗人巧妙地运用色彩的对比,提到“万紫千红”的色泽,生动地展现出牡丹的绚丽多彩。在对比中,诗人还加入了“翠帷低粉匀朱腻”的细节,描绘出花朵的娇嫩与芬芳,仿佛能让人嗅到那扑鼻的花香。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则通过“喜今年重见旧风味”的感慨,流露出对往年花会的怀念,而“尚怯春寒,开也还闭”则恰到好处地表达了春寒对花的影响,增添了几分惆怅。最后的“软玉香肌红透,倚东风酣睡”不仅描绘了花的娇美,也仿佛在借花抒情,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
这首诗以优美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然佳丽:自然生长的美丽花卉。
- 倾国姿容,绝伦娇媚:形容牡丹的美丽可以倾倒国家,绝无仅有的娇美。
- 万紫千红,尽在下风回避:形容色彩斑斓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摇曳。
- 君家去年赏胜:提到去年在对方家欣赏花的情景。
- 翠帷低粉匀朱腻:细腻地描绘花瓣的色泽与质感。
- 蝶使蜂媒似织:比喻蝴蝶和蜜蜂在花间飞舞,仿佛在织造花香。
- 喜今年重见旧风味:表达了对今年再见牡丹的喜悦。
- 想尚怯春寒,开也还闭:透露出对春寒的担忧,花开花闭的变化。
- 无限秾华,最是露珠凝缀:描绘了花的华丽,最美的时刻是露珠的凝聚。
- 只疑太真浴罢:联想到美人王嫱,暗示牡丹的高贵。
- 把霓裳羽衣新试:如同试穿华丽的衣裳。
- 软玉香肌红透,倚东风酣睡:最后描绘牡丹在春风中安静美丽的场景。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美人和花相提并论,增强了诗的美感。
- 拟人:赋予花朵以情感与生命,使其更具灵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对仗和韵律上都较为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与娇媚,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牡丹:象征着富贵、繁华与美丽。
- 春寒: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变化。
- 露珠:象征着纯洁与美好。
这些意象不仅为诗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还深刻地表达了对生命与美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天然佳丽”指的是哪种花?
- A. 玫瑰
- B. 牡丹
- C. 兰花
-
“倾国姿容”是形容什么?
- A. 花的香味
- B. 花的颜色
- C. 花的美丽
-
诗中提到的“太真”指的是哪位古代美人?
- A. 王嫱
- B. 西施
- C. 貂蝉
答案:
- B
- C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可以将史鉴的《孤鸾 赏牡丹》与李白的《月下独酌》进行对比。两者都在描绘自然与生命,但前者侧重于花的美丽与生命的脆弱,而后者则更多地体现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孤独的思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明代诗人研究》
- 《诗词与人生:古代诗词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