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校书》

时间: 2025-01-27 03:16:14

长恨江南足别离,几回相送复相随。

杨花撩乱扑流水,愁杀人行知不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魏校书
作者: 朱放〔唐代〕

长恨江南足别离,
几回相送复相随。
杨花撩乱扑流水,
愁杀人行知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江南的依恋与别离之苦,几次相送又几次相随,犹如那纷飞的杨花扑向流水,愁苦不已,不知他人是否知晓我的愁苦。

注释:

  • 长恨:长久的怨恨,指对离别的痛苦。
  • 江南:指长江以南的地区,风光秀丽,令人留恋。
  • 几回相送复相随:几次送别又几次相遇,表达了频繁的离别与重聚。
  • 杨花:杨树的花,随风飘落,象征着离别和无奈。
  • 扑流水:扑向流动的水面,形容杨花与流水的无情。
  • 愁杀人行知不知:愁苦得令人心痛,不知他人是否了解自己的情感。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江南”作为文化象征,常常与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离愁别绪相联系。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朱放是唐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著称。
  • 创作背景:诗写于送别友人之际,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别离的无奈。

诗歌鉴赏:

《送魏校书》是一首充满离愁的诗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表述,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痛苦。诗中“长恨江南足别离”,一开头便引入了离别的主题,渗透出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诗人对江南的美丽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而“几回相送复相随”则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尽管分离,但友谊依然存在。接下来的“杨花撩乱扑流水”更是通过意象的运用,形象地表现了离别时的心情:杨花随风飘落,恰如诗人内心的愁苦,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思念与迷惘。最后一句“愁杀人行知不知”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奈,似乎在问:在这愁苦的时刻,是否有他人理解自己的心情。这首诗以其优美的意象和深远的情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长恨江南足别离:表达了对江南的眷恋,以及对离别的痛苦感受。
    • 几回相送复相随:表明了友人之间多次相送的情景,反映出友情的深厚。
    • 杨花撩乱扑流水:通过自然景象,表现了离别的无奈与愁绪。
    • 愁杀人行知不知:诗人内心的深切忧伤,表达了对理解和共鸣的渴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杨花与流水比喻为离别的无奈,增强了情感表达。
    • 拟人:通过“愁杀人行知不知”,赋予情感以生命,让读者感受到诗人的痛苦。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依恋与离别的愁苦,抒发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意象分析:

  • 杨花:象征离别的愁苦与无奈,代表着时间的流逝。
  • 流水:象征人生的不断流转与无情,反映出生命的短暂。
  • 江南:美丽的自然景观,代表着诗人内心的向往与依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恨”的意思是? A. 长久的快乐
    B. 长久的怨恨
    C. 长久的思念
    D. 长久的等待

  2. “杨花撩乱扑流水”中的“杨花”象征什么? A. 美丽
    B. 离别与无奈
    C. 友情
    D. 时间

  3. 诗人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愁苦
    C. 平静
    D. 忧虑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了友情与离别的情感,但风格更为豪放,而朱放则以细腻的意象表现出内心的愁绪。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