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石涧寺
闻道幽深石涧寺,不逢流水亦难知。
莫道山僧无伴侣,猕猴长在古松枝。
白话文翻译:
听说幽深的石涧寺,若没有流水就难以知晓其深邃。
不要说山中和尚没有伴侣,猕猴常常栖息在古松的枝头。
注释:
字词注释:
- 闻道:听说,得知。
- 幽深:幽静而深邃。
- 不逢:没有遇到。
- 山僧:山中的和尚。
- 无伴侣:没有伴侣。
- 猕猴:一种猕猴,常见于山林,灵活机智。
- 古松:古老的松树。
典故解析:
“石涧寺”是指隐秘而深邃的寺庙,通常与修行、隐居相关。这种环境常常是与世无争的象征,诗中通过猕猴的描写,暗示了自然的生机与和尚的孤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放,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一次游览石涧寺时所作,反映了诗人对寺庙环境的感悟,以及对隐士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游石涧寺》是一首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深邃的寺庙环境。诗的开头通过“闻道幽深石涧寺”,引入了读者对这个地方的好奇与向往,随即以“不逢流水亦难知”强调了其深邃的特质。此句不仅描绘了环境的幽静,也暗示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求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
接下来的“莫道山僧无伴侣”则凸显了孤独的主题,诗人提醒人们不要轻易地认为山中和尚孤单无伴,其实在这幽静的环境中,猕猴的存在恰恰为这份孤独增添了一丝活力与生机。通过对比,诗人巧妙地将人类的孤独与自然的生动结合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和谐的意境。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石涧寺”、“流水”、“山僧”、“猕猴”等元素,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传达出一种对隐居生活的赞美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诗人在有限的字句中,表达了深邃的哲思与情感,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闻道幽深石涧寺:听闻这个寺庙幽静而深邃,暗示人们对此处的好奇。
- 不逢流水亦难知:若没有流水来衬托,便难以体会其深邃。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莫道山僧无伴侣:不要认为山中的和尚孤独。
- 猕猴长在古松枝:猕猴在古松上栖息,象征着自然生机,反衬出和尚的孤独并非绝对。
修辞手法:
- 对比:孤独的和尚与灵动的猕猴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环境的和谐。
- 象征:古松与猕猴象征着自然的永恒与生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石涧寺的描绘,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石涧寺:象征隐逸与宁静,代表了一种超脱的生活状态。
- 流水:象征生命的流动与自然的变化。
- 山僧:代表隐士生活的孤独与修行。
- 猕猴:象征自然的生机与活力,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寺庙是什么地方?
A) 山顶寺庙
B) 石涧寺
C) 城市寺庙
D) 湖边寺庙 -
诗中的山僧被描述为什么?
A) 有许多朋友
B) 没有伴侣
C) 欢快活泼
D) 忧伤孤独 -
猕猴栖息在哪里?
A) 树枝
B) 地上
C) 石头上
D) 水中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诗作。
诗词对比:
- 比较朱放的《游石涧寺》与王维的《鹿柴》,两者皆表现出对自然环境的赞美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朱放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