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时间: 2025-01-25 23:06:02

羽扇纶巾风袅袅,东厢月到蔷薇。

新声谁唤出罗帏。

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

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

周郎去后赏音稀。

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
作者: 范成大

羽扇纶巾风袅袅,东厢月到蔷薇。
新声谁唤出罗帏。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
陶写中年须个里,留连月扇云衣。
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的美景。诗人身穿轻薄的衣衫,手摇羽扇,微风轻拂,夜晚的月光洒落在东边的蔷薇花上。美妙的音乐从罗帏中传出,像是龙须环绕着笛声,像雁字一般飞入了筝弦。诗人沉浸在这样美好的时光中,流连忘返,仿佛愿意与这月光和云影共舞。周郎离去后,欣赏音乐的人日渐稀少。诗人愿意为友人举杯畅饮,怎能轻易地让春光离去呢?


注释:

  • 羽扇:指用羽毛做成的扇子,象征清凉和雅致。
  • 纶巾:古代男子的头巾,常用以装饰,显示风度。
  • 罗帏:轻薄的帷幕,通常用于遮挡阳光或作为装饰。
  • 龙须:形容笛声缥缈悠扬。
  • 雁字:指雁群飞行的形状,比喻音律的流畅。
  • 陶写:陶渊明,指陶渊明的作品常描写隐逸生活。
  • 周郎:指周瑜,历史人物,因其才华横溢而被后人传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1193),字仲淹,号蕴真,江苏常熟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描写山水与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这首《临江仙》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诗词艺术繁荣之时,范成大通过描绘春日的美景,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情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临江仙》是一首典型的词牌名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细腻的情感描绘。诗中描绘的春日景象与温柔的音乐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羽扇”“罗帏”“龙须”“雁字”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轻盈和悠远的音乐。诗的前半部分,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友人情谊的执着,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不舍之情。

诗中提到的“周郎去后赏音稀”,不仅描写了音乐的稀少,也暗示了人事的变迁和友人的离去,使得诗的情感更加深沉。整首诗在抒情中渗透着对友谊的珍视与对生活的思考,表现出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此外,诗中灵动的音乐意象与春日的景色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既有生活的真实感,又有艺术的理想化。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羽扇纶巾风袅袅:描绘了轻松的氛围,诗人轻扇微风,衣着清雅。
  2. 东厢月到蔷薇:月光洒落在蔷薇花上,营造出浪漫的意境。
  3. 新声谁唤出罗帏:音乐声从帷幕中传出,象征着春日的欢愉。
  4. 龙须将笛绕,雁字入筝飞:音乐的悠扬与流动,描绘出音律的美感。
  5. 陶写中年须个里:提到陶渊明,表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6. 留连月扇云衣:诗人沉醉于月光和轻纱般的云衣之中。
  7. 周郎去后赏音稀:周郎(周瑜)离去后,欣赏音乐的人变少。
  8. 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诗人愿意为友人奉酒,表达不舍之情。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龙须”“雁字”形容音乐的悠扬。
  • 拟人:月光与云影似乎在互动,增加了诗的情感。
  • 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春日的留恋以及对友谊的珍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不舍。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羽扇:象征清凉与雅致的生活。
  • 月光:代表浪漫与宁静。
  • 蔷薇:象征青春与美好。
  • 罗帏:传达出一种柔和的生活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周郎”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曹操
    • B. 周瑜
    • C. 刘备
  2. 诗的意象“龙须”用来形容什么?

    • A. 风
    • B. 笛声
    • C. 月光
  3. 诗人对春天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留恋与珍惜
    • C. 逃避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阳春白雪》——描绘春日美景与友谊的诗作。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经典之作,意境优美。

诗词对比

  • 范成大《临江仙》李清照《如梦令》:两者皆表现了对生活细腻的感受,前者偏向于春日景色的描绘,后者则更关注于情感的表达和内心的波动。

参考资料:

  • 《唐宋诗词鉴赏》:包括了范成大及其作品的详细分析。
  • 《古诗词选》:收录了多位古代诗人的作品,供读者比较和学习。